平允外應無別法,坦夷中自有享衢
出自宋代陳文蔚《送趙惠卿赴玉沙法曹赴玉沙法曹》:
不辭艱險涉江湖,素志惟期欲展舒。
平允外應無別法,坦夷中自有享衢。
雖云天遠雁行近,未至風高魚素疏。
見說民淳須事簡,不妨宦學進工夫。
注釋參考
平允
平允 (píngyǔn) 公平適當 fair and just 祖父經(jīng),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后漢書·虞詡傳》 分配得很平允 性情謙和 gentle;mild外應
外部接應。亦指外部接應的力量?!兑住ね汀贰傲y乘剛也” 唐 孔穎達 疏:“雖遠有外應,未敢茍進。”《新唐書·魚朝恩傳》:“ 郭子儀 密白:‘ 朝恩 嘗結(jié) 周智光 為外應,久領(lǐng)內(nèi)兵,不早圖,變且大?!?/p>
坦夷
坦率平易。 清 先著 《張南邨先生傳》:“ 南邨 為人,坦夷近情,不為矯激之言,不為崖異之行?!?/p>
陳文蔚名句,送趙惠卿赴玉沙法曹赴玉沙法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