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看滄江底,帆歸煙外昏
出自宋代梅堯臣《登采石山上廣濟寺》:
船從山下過,直上見僧軒。
系纜當磯石,緣崖到寺門。
短籬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卻看滄江底,帆歸煙外昏。
注釋參考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消息風(fēng)塵斷,白首滄江學(xué)釣魚?!?清 吳偉業(yè)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臺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西面滄江緑?!?/p>
外昏
謂另外新配偶?;瑁ā?婚 ”?!对姟ば⊙拧の倚衅湟啊贰扒鬆栃绿亍?毛 傳:“新特,外昏也?!?孔穎達 疏:“昏姻對文,則男婚女姻,散則通,故外來之婦為外昏也?!?朱熹 集傳:“言爾之不思舊姻,而求新匹也?!?/p>
梅堯臣名句,登采石山上廣濟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