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題佛書六言一首》:
圓隨如一百八,大知識五十三。
旋學梵音朗誦,老無腳力遍參。
注釋參考
梵音
(1).梵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jīng)師論》:“詠經(jīng)則稱為轉(zhuǎn)讀,歌讚則號為梵音?!?唐 宋之問 《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梵音迎漏徹,空樂倚云懸?!?明 何景明 《再至寺》詩:“古壁棲金象,花宮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樓記·捐姬》:“聽松風梵音,偶來蕭寺,看他疏寫千張紙?!?李涵秋 《廣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們點齊香燭,請大家拜佛。霎時鐃鈸叮當,梵音高唱。”
(2).佛教謂大梵天王所出的音聲。亦指佛、菩薩的音聲。《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徧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數(shù)》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凈之音也?!?/p>
(3).猶梵語。亦泛指 印度 的語言。 唐 黃滔 《靈山塑北方毗沙門天王碑》:“夫 毗沙門 ,梵音, 唐 言多聞也。” 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jīng)>僧》詩:“更堪誦入陀羅尼, 唐 音梵音相雜時?!?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華音論讀,必以一音為一讀;梵音論諷,雖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揚高下?!?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我雖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見過他《從印度帶去的使命》?!?/p>
朗誦
朗誦 (lǎngsòng) 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 read aloud with expression;declaim 高聲朗誦,也都不怕計氏聽見。——《醒世姻緣傳》腳力
(1) [strength of one's legs]∶走路的能力;兩腿的力氣
他一天能走八、九十里,腳力很好
(2) [porter]∶舊稱傳遞文書的差役或搬運貨物的人
(3) [payment to a porter]∶腳錢或給送禮的仆役的賞錢
(4) [backer] 〈方〉∶靠山;門路
人家見他有此腳力,沒有一個不巴結(jié)他的
詳細解釋(1).兩腿的力氣。 宋 梅堯臣 《莫登樓》詩:“莫登樓,腳力雖健勞雙眸?!?明 徐渭 《憶南鎮(zhèn)之南原》詩:“笑我老來無腳力,欲呼船子少船錢?!薄独蠚堄斡浝m(xù)集遺稿》第二回:“轎夫到此也都要吃袋煙歇歇腳力?!?郁達夫 《遲桂花》:“以其山之高與境的僻,一般腳力不健的游人是不會到的?!?/p>
(2).借指權(quán)勢或靠山。《水滸后傳》第一回:“﹝ 張干辦 ﹞倚著 蔡太師 腳力,凌壓同僚,苛虐百姓,無所不為,人人嗟怨?!薄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斑@時 毓生 已經(jīng)打聽著寺里的腳力很硬,只索罷手?!?茅盾 《上?!范骸暗恰R’一豐富,我就立刻斷定這一行我進不去。因為第一須有腳力很大的保人?!?陳登科 《活人塘》三:“ 孫在濤 是 新河集 最有腳力的人。”
(3).舊時傳遞文書或遞運貨物的差役或民丁。后指搬運工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shù)》:“ 元和 末, 鹽城 腳力 張儼 ,送牒入京?!薄对湔隆け咳や侎R》:“呵官司腳力搬運,其餘諸物,無搬運的體例。”《小說月刊》1981年第7期:“大伙都知道,這兩年他給收購站當腳力。掙了一筆錢。”
(4).指給搬運工的費用或送禮的賞錢。《元典章·戶部八·契本》:“年例戶部行下各處和買紙札印造發(fā)去辦課,緣大都相去地遠,不惟遲到,恐誤使用,抑亦多費腳力?!薄犊煨木幦返谝换兀骸?麗娟 叫 蘭英 封了二錢銀子,付香公作腳力?!?嚴既澄 《不遇》:“我父親也不知道甚么事情,到房里問了母親,才知道這位表老爺沒有腳力給那幾個挑夫?!?/p>
(5).指代步的牲口。《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相公陸行,必用腳力,還是拿鈞帖到縣驛取討,還是自家用錢雇賃?”
劉克莊名句,題佛書六言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