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公許《寄謝碧云張高士》:
臨邛自昔多仙才,鶴鳴神丹夜昭回。
唐鴻都客尤奇俊,飛神碧落超蓬萊。
宋采石戰(zhàn)強敵摧,少微褒封自公臺。
心印今復(fù)傳云來。
儒釋老氏鼎立如三才,凡囿形數(shù)由剸裁。
授非其人委煙埃。
如碧云張亦異哉。
幾年愿見心渴梅,吾徒笑我老尚孩。
三生仿佛同侍劫刃臺,羊腸百折何獨行虺聵。
赤城醮盟三月齋,青云有梯攀崔嵬,星冠禹步旋斗魁。
天門蕩蕩金碧堆,章函歷上九虎開。
津梁爽靈帝所哀,瞬息命令傳風(fēng)雷。
帝宸留侍非不佳,眷此濁海多劫災(zāi)。
力扶道法授沉埋,三千功行之積仙可階。
世人汩沒進(jìn)底蛙,各主其教相觝排。
吾師思以一理該,與我心契無復(fù)猜。
何當(dāng)歲晚棄置塵累,棲巖一龕煙云相與儕。
芝術(shù)可庖露可杯,商略道蘊生死裁。
左攜羨門安期右洪崖,超塵沙劫馭氣凌九垓。
注釋參考
天門
天門 (tiānmén) 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gate of heavenly palace 帝王宮殿大門 gate of palace 指人額頭的中間 middle of forehead 人的心(道士用語) heart蕩蕩
浩大貌;空曠貌。《韓詩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薄稘h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 顏師古 注:“盪盪,空曠之貌也?!?/p>
(1).廣大貌;博大貌?!稌ず榉丁罚骸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論語·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 集注:“蕩蕩,廣遠(yuǎn)之稱也?!薄稘h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顏師古 注:“蕩蕩,廣大貌也?!?元 揭傒斯 《賦得海上云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寬廣貌?!墩撜Z·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薄盾髯印し鞘印罚骸笆烤又荨幨幦?,是父兄之容也?!?/p>
(3).水奔突涌流貌?!稌虻洹罚骸皽珳樗礁?,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孔 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薄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tài),東西南北,馳騖往來。” 呂延濟 注:“蕩蕩,流貌?!薄稌x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4).恣縱貌;無所約束貌?!对姟ご笱拧な帯罚骸笆幨幧系?,下民之辟?!薄秴亲印ち蠑场罚骸皵橙酥畞恚幨師o慮。旗旌煩亂,人馬數(shù)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君不名教,臣不名謀,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國中蕩蕩,無有政令?!?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
(5).飄蕩貎;吹拂貌。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乙編卷六:“今枯骨朽腐……化為朽壤,蕩蕩游塵,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fēng)蕩蕩,翠飄紅,忽南北,忽西東?!薄栋籽┻z音·起字呀呀喲·逛花園》:“和風(fēng)蕩蕩春日暖,碧桃枝頭鳥聲喧。”
(6).空無所有貌。《東觀漢記·馬援傳》:“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蟣蝨無所復(fù)依?!?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fēng)捕影不可得?!?/p>
(7).光亮明凈貌?!妒酚洝せ袀鳌罚骸捌岢请m於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宋 蘇軾 《廬山二勝·開先潄玉亭》詩:“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清 龔自珍 《天琴頌》:“ 重華 在堂, 周公 在下,蕩蕩有日月而無風(fēng)雨?!?/p>
金碧
(1).金和玉。《后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yǎng)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jīng)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p>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唐 羅鄴 《上陽宮》詩:“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宋 蘇軾 《雍秀才畫草蟲八物·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清 杜岕 《報恩寺塔燈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壯麗殊。”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有瓊瑤的軒館同金碧的臺榭?!?/p>
(3).金馬、碧雞。《文選·陸機<演連珠>》:“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劉孝標(biāo) 注引《漢書》:“或言 益州 有 金馬 碧雞 之神,可醮而致?!?唐 陳子昂 《送殷大入蜀》詩:“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饒英靈。”參見“ 金馬碧雞 ”。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上九
(1).《易》卦在第六位的陽爻叫上九?!兑住で罚骸吧暇牛嚎糊?,有悔?!薄段难浴丰屧唬骸百F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2).喻道德學(xué)問最高的人。 黃節(jié) 《李氏<焚書>跋》:“ 龍谿 之學(xué)一傳而為 何心隱 ,再傳而為 卓吾 。故 卓吾 論 心隱 ,尊以為上九大人?!?/p>
(3).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古稱上九?!短接[》卷九九一引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p>
(4).古以農(nóng)歷每月二十九日為上九。參見“ 下九 ”。
程公許名句,寄謝碧云張高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