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夏竦《奉和御製墨歌》:
昔造圖書兮紀(jì)方志,鉛黃丹漆兮初為貴。
后世增華兮邁昔賢,松煙布色兮明且妍。
一枝均賜官儀備,九子分形吉禮全。
寫功詠德盈緗帙,體物緣情遍綺箋。
陰山潛璞兮琢金池,相須藝圃兮事攸宜。
湘川青管兮束圓鋒,并列璇臺兮用本同。
垂大訓(xùn),述微言,孔墨之教兮長存。
騰藻翰,贊儀形,淵云之妙兮惟精。
上圣敦仁崇儉約,厥篚珍奇詔皆卻。
唯許隃糜歲貢臻,式彰文德化生民。
注釋參考
陰山
陰山 (Yīn Shān) 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2400米。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zhì)巖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巖分布。煤、鐵和稀土金屬等礦藏豐富。以狼山最為干旱,大青山較濕潤。山坡低處為草地 the Yinshan Mountains金池
(1).池的美稱。 南朝 梁簡文帝 《與廣信侯重述內(nèi)典書》:“金池動月,玉樹含風(fēng)?!?南朝 梁元帝 《攝山棲霞寺碑》:“金池?zé)o底,已通實塹之側(cè);玉樹生風(fēng),傍臨綵船之上?!?/p>
(2).即 金明池 。 宋 秦觀 《金明池》詞:“ 瓊苑 金池 ,青門紫陌,似雪楊花滿路。”
(3).借指帝都。 宋 陳師道 《寄沛縣姜承議》詩:“ 金池 已作歸田計,玉版方書濟(jì)物情。”
相須
(1).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詩·小雅·谷風(fēng)》“習(xí)習(xí)谷風(fēng),維風(fēng)及雨” 毛 傳:“風(fēng)雨相感,朋友相須。” 漢 王充 《論衡·無形》:“人稟氣於天,氣成而形立,形命相須,以致終死?!?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薄睹魇贰ち髻\傳·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戰(zhàn),兩人相須若左右手?!?謝覺哉 《不惑集·冷和熱》:“冷和熱是相需為用的,是統(tǒng)一性的對立面?!?/p>
(2).相互等待?!稘h書·王莽傳中》:“羣公奏請募吏民人馬布帛綿,又請內(nèi)郡國十二買馬,發(fā)帛四十五萬匹,輸 長安 ,前后毋相須?!?顏師古 注:“須,待也?!?三國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與爾長相須?!?宋 葉適 《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詩:“燕鴻不相須,進(jìn)趣自求便。”
藝圃
(1).種植花卉園圃。 清 劉大櫆 《繭齋先生傳》:“日率孫曾僮僕,相與藝圃灌園,植花竹以樂其志。”
(2).指著述之事或典籍薈萃之處。 宋 樓鑰 《送劉仲起主簿》詩:“公餘黃卷頻卷舒,藝圃工夫日加葺?!?明 張居正 《恭勵圣學(xué)詩》:“書帷簡儒彥,藝圃覃文思。”
(3).指文學(xué)藝術(shù)界。 宋 陸游 《答廖主簿發(fā)解啟》:“文高藝圃,行著鄉(xiāng)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古之奇》:“工古調(diào),足幽閒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藝圃,不泛然矣。”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桃花園》:“冀永垂藝圃,爭看好句如花,且共識桃園,續(xù)賦佳篇似畫?!?/p>
夏竦名句,奉和御製墨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