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境由茲達,塵容卻自慚
出自宋代蘇頌《次韻約諸君游長干寺》:
寺按郡東南,僧嘗為我談。
初因晉大士,來獲古靈龕。
歷世名空在,重興德乃堪。
先朝賜新額,此地建精藍。
億載扶皇統(tǒng),生民息戰(zhàn)函。
剎仍存故里,龍復止深潭。
九級惟涂甓,千梁盡架楠。
亭臺各軒豁,巖谷更空谽。
殿角芝成玉,松稍露隊甘。
穴棲金禮鼲,池怪集神{左丹右龜}。
可愛臨岡曲,何人結草庵。
欲來尋隱逸,誰與共歡酣。
念往須勤到,登高已舊諳。
低頭小城市,舉目遍村嵐。
靜境由茲達,塵容卻自慚。
常思真趣響,可抑俗饕貪。
宇宙開懷適,江山極望涵。
相邀幸多暇,命駕即追參。
注釋參考
靜境
(1).靜謐的環(huán)境、意境。 唐 白居易 《秋池》詩之一:“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
(2).猶靜域。 元 郝經(jīng) 《游靈巖寺》詩:“靜境求初心,滯慮驅萬端?!?/p>
(3).靜態(tài),靜止的境界。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二:“繪畫只能表現(xiàn)靜境,而文章兼能表現(xiàn)動境。”
塵容
塵俗的容態(tài)。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唐 盧綸 《得耿湋司法書因呈河中鄭倉曹暢參軍昆季》詩:“塵容帶病何堪問,淚眼逢秋不喜開?!?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
自慚
自慚 (zìcán) 自己感到慚愧 feel ashamed 聽了他這番話,我更感自慚蘇頌名句,次韻約諸君游長干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