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上仙知,救七祖、遠離六道
出自元代王哲《心月照云溪 俗名驀山溪》:
一身之內,二物成真寶。
著意辯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賊門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宮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練,九轉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遠離六道。
五年功滿,四大離凡塵,三清路,二童邀,抱一歸蓬島。
注釋參考
八位
(1).八卦之位?!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胺蜿庩査臅r、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jié)各有教令?!?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八位,八卦之位也?!?/p>
(2).指高官。 元 高文秀 《誶范叔》第四折:“白身一跳到 關 西,坐都堂便登八位?!?/p>
上仙
亦作“ 上仙 ”。1.成仙;登仙。《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於帝鄉(xiāng)?!?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明 陳繼儒 《虎薈》卷二:“ 天寶 中, 緱氏縣 太子陵 仙鶴觀 ,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僊?!?/p>
(2).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舊唐書·鄭顥傳》:“不數日, 宣宗 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僊,方悟其事?!?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仁宗 不悅,即時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極?!?/p>
(3).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对企牌呋`》卷三:“太清境有九仙……其九仙者,第一上仙。”
(1).天上的神仙。 唐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唐 徐凝 《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 嵩陽 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峯前?!?唐 皮日休 《和魯望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詩:“為説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p>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对企牌呋`》卷三:“太清境有九仙……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1).道家謂升天成仙。仙,也作“僊”。《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薄墩碇袝罚骸吧舷墒芴烊握?,一日三朝玄都太真人也,雖有億萬里,往還如一步耳?!?/p>
(2).用作帝、后死亡的婉稱。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賢妃京兆韋氏墓志銘》:“ 貞元 中, 沙鹿 (指皇后)上仙, 長秋 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淳熙 丁未, 高宗 上仙。”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戊子六月二十八日, 慈懿王太后 上仙?!?/p>
七祖
(1).七代祖先。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箓齋詞》:“臣等九玄七祖,受福諸天,貽祚流祥,傳休無極?!?/p>
(2).佛教稱傳法相承的七代。華嚴宗以 馬鳴 、 龍樹 、 杜順 、 智儼 、 法藏 、 澄觀 、 宗密 為七祖。禪宗南宗以 達摩 、 慧可 、 僧璨 、 道信 、 弘忍 、 慧能 、 神會 為七祖。禪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為六祖, 普寂 為七祖。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唐 呂巖 《與潭州智度寺慧覺》詩:“請師開説西來意,七祖如今未有人?!眳㈤啞毒暗聜鳠翡洝ず朕q禪師》。
遠離
(1).遠遠地離開。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章炳麟 《菌說》:“吾觀《六波羅密經》言 忉利天 臨命終時,天女眷屬,皆悉遠離,棄之如草。”
(2).佛教謂達到超脫生死境界之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誦經·釋慧皎》:“﹝ 慧彌 ﹞年十六出家,及具戒之后,志修遠離。”
六道
(1).謂耳、目、鼻、口及xia{1|1}體之前后二孔?!豆茏印ぞ枷隆罚骸八闹煌ǎ啦贿_,曰失?!?尹知章 注:“六道,謂上有四竅下有二竅也?!?/p>
(2).佛教語。謂眾生輪迴的六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南朝 陳 徐陵 《報德寺剎下銘》:“三心斷縛,六道除怨?!薄缎绿茣じ缔膫鳌罚骸?西域 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嚇愚欺庸。”
王哲名句,心月照云溪 俗名驀山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