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衄名場歲已高,此行誰贈(zèng)一綈袍
出自宋代強(qiáng)至《鄭君天常有詩貽楊尉因次韻以贈(zèng)》:
屢衄名場歲已高,此行誰贈(zèng)一綈袍。
久從客路嗟重趼,獨(dú)對秋風(fēng)感二毛。
游倦幾漫許都刺,憤深將廣楚人騷。
而今薦口難開吻,第愛窮途節(jié)可褒。
注釋參考
名場
(1).名流會(huì)聚之所。 唐 王勃 《綿州北亭群公宴序》:“昔往 東吳 ,已有 梁鴻 之志;今來 西蜀 ,非無 張載 之懷。況乎踐名場,攜勝友。風(fēng)月無幾,琴酒俄乖?!?蔣青翊 注:“名勝之場?!?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所云 碧山堂 尚書者,即 東海 徐健菴 司寇,領(lǐng)袖名場者也。”
(2).指科舉的考場。以其為士子求功名的場所,故稱。 唐 劉復(fù) 《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詩:“擬古名場第一科,龍門十上困風(fēng)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棠》:“既久困名場,時(shí) 馬戴 佐 大同 軍幕,為詞宗, 棠 往謁之,一見如舊交。” 清 薛雪 《一瓢詩話》卷七九:“作詩非應(yīng)舉,何必就程式?熱趕名場之人,豈有好詩好文哉?” 康有為 《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詩:“應(yīng)笑 馬生 多大志,最慚 韓子 逐名場。”
(3).泛指追逐聲名的場所。 唐 李咸用 《臨川逢陳百年》詩:“教我無為禮樂拘,利路名場多忌諱。” 金 元好問 《倫鎮(zhèn)道中見槐花》詩:“名場奔走競官榮,一紙除書誤半生?!?清 龔自珍 《歌哭》詩:“閲歷名場萬態(tài)更,原非感慨為蒼生?!?/p>
綈袍
(1).厚繒制成之袍。《后漢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 宋 陸游 《冬晴》詩:“歲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減綈袍?!?清 鈕琇 《觚賸·虎林軍營唱和》:“流螢夜度綈袍冷,採蕨朝供麥飯新?!?/p>
(2). 戰(zhàn)國 時(shí) 魏 人 范雎 先事 魏 中大夫 須賈 ,遭其毀謗,笞辱幾死。后逃 秦 改名 張祿 ,仕 秦 為相,權(quán)勢顯赫。 魏 聞 秦 將東伐,命 須賈 使 秦 , 范雎 喬裝,敝衣往見。 須賈 不知,憐其寒而贈(zèng)一綈袍。迨后知 雎 即 秦 相 張祿 ,乃惶恐請罪。 雎 以 賈 尚有贈(zèng)袍念舊之情,終寬釋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后多用為眷念故舊之典。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贈(zèng)蕭殷二協(xié)律》詩:“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宋 蘇軾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唯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 元 李孝光 《飲濡須守子衡君宅》詩:“賴有使君持玉節(jié),未須故舊問綈袍?!?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嫦娥》:“曩試君心耳,幸綈袍之意猶存?!?/p>
強(qiáng)至名句,鄭君天常有詩貽楊尉因次韻以贈(zè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