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四錫《李暮吹笛歌》:
洛陽少年稱李暮,眾推橫笛多功夫。
當(dāng)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yán),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記持,盡向橋欄暗譜之。
性聰心慧歸來習(xí),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宮吸徵尤奇崛。
誰羨曹網(wǎng)善琵琶,未說陽陶能觱栗。
纏聲不斷如連環(huán),重聲忽轉(zhuǎn)如回出。
清新不比落梅曲,飄瑤乍象霓裳翻。
碎節(jié)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風(fēng)簫籟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盤催曲拍。
錚摐大抵聲雄豪,歷歷出群宮調(diào)高。
豐隆驚得蛟螭起,雨趁云隨初嘯嗥。
每到換頭多頓挫,一聲忽迸疑轟破。
玲瓏只許牙枝催,清脆不容他樂和。
宮城響應(yīng)聲更渾,夜靜月明諸處聞。
何人懶憶馬南郡,知予已勝桓將軍。
明皇上樓初聽得,聽罷沈吟都不測。
宣令遍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宮。
李暮悉心以實(shí)對,皇慈由是寬其罪。
后來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繡囊探出金線管,揚(yáng)眉舐唇徒自憐。
驚神動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氣海圓。
波浪無風(fēng)貼然靜,千里水面鋪輕煙。
水族精靈潛鼓舞,老龍變見來相顧。
因?qū)㈣F笛相對吹,李暮未識無驚怖。
乃知藝但出眾奇,不獨(dú)人知鬼亦知。
注釋參考
豐隆
(1).亦作“ 豐霳 ”。古代神話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稱。《楚辭·離騷》:“吾令 豐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薄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季春三月, 豐隆 乃出,以將其雨?!?高誘 注:“ 豐隆 ,雷也?!?唐 皮日休 《霍山賦》:“叱 豐隆 ,奔列缺,轟然霹靂,天地俱裂?!?清 張尚瑗 《仙霞關(guān)》詩:“淙淙飛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鳴豐霳?!?郭沫若 《創(chuàng)造者》詩:“你聽,他聲如豐隆。”
(2).豐盛隆厚?!逗鬂h書·公孫瓚傳》:“據(jù)職高重,享福豐隆?!薄端螘ざY志三》:“其優(yōu)衍豐隆,無所取喻。” 宋 李之儀 《與金馬部書》之十一:“至于樽俎豐隆,祖帳華茂,傾意於俯格,而至巷無居人?!?/p>
(3).高大崇隆?!端囄念惥邸肪砹?南朝 梁 蕭子范 《建安城門峽賦》:“瓌詭豐隆,質(zhì)狀不同,班黃糅采,玄紫潛通。” 元 陳樵 《東陽縣學(xué)暉映樓賦》:“登茲樓以相羊兮,愛結(jié)構(gòu)之豐隆?!?清 張惠言 《景福宮賦》:“豐隆穹崇,岧嶤崔巍?!?/p>
蛟螭
(1).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明 朱鼎 《玉鏡臺記·石勒稱王》:“倚天長劍泣蛟螭,那怕金壘湯池?!?章炳麟 《印度人之觀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書文藝近取 zhi{1|1}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無二國者,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眳⒁姟?蛟龍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p>
(3).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蛟螭盤拏露頭角,熊經(jīng)樹顛虎山腳?!?/p>
四錫名句,李暮吹笛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番茄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