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令掩笑,何處欲鄣聲。
出自唐朝李百藥《雜曲歌辭·火鳳辭》
歌聲扇里出,妝影扇中輕。未能令掩笑,何處欲鄣聲。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莫見雙嚬斂,疑人含笑情。
佳人靚晚妝,清唱動蘭房。影入含風扇,聲飛照日梁。
嬌嚬眉際斂,逸韻口中香。自有橫陳分,應憐秋夜長。
注釋參考
掩笑
掩口而笑;要笑而忍住不出聲。 唐 顧況 《梁廣畫花歌》:“手把 梁生 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唐 葉季良 《省試吳宮教美人戰(zhàn)》詩:“掩笑分旗下,含羞入隊中。”《楊家將演義》第二一回:“眾僧掩笑而散。”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欲鄣
見“ 慾障 ”。
李百藥名句,雜曲歌辭·火鳳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