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吾豈敢,人說近蓬萊
出自宋代戴表元《風(fēng)雨游小在浦》:
海塢秋風(fēng)裹,無悰眼亦開。
潮衛(wèi)烏嶼長,雨過象山林。
畬父收牛種,漁丁拾庳胎。
乘桴吾豈敢,人說近蓬萊。
注釋參考
乘桴
乘坐竹木小筏。《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薄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八毂軙r(shí)難,乘桴越海,羈旅 遼東 三十餘年?!焙笥靡灾副苁?。 唐 王維 《濟(jì)上四賢詠》:“已聞能狎鳥,余欲共乘桴?!?宋 王安石 《次韻平甫金山會(huì)宿寄親友》:“飄然欲作乘桴計(jì),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啟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乘桴豈是先生志,銜石應(yīng)憐后死心。”
豈敢
豈敢 (qǐgǎn) 怎么敢;不敢。表示謙遜或譏諷的意思 how dare 我豈敢單獨(dú)行動(dòng) 怎敢 wouldn’t dare 他豈敢欺騙她 我不值得如此稱贊。謙辭 I don’t deserve such praise 豈敢,豈敢!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戴表元名句,風(fēng)雨游小在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