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左丘明《駒支不屈于晉》:
會于向,將執(zhí)戎子駒支。
范宣子親數(shù)諸朝。
曰:“來,姜戎氏。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于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
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之由。
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zhí)女。
” 對曰:“昔秦人負(fù)恃其眾,貪于土地,逐我諸戎。
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棄。
賜我南鄙之田,狐貍所居,豺狼所嗥。
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qū)其狐貍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貳。
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師。
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fù),我諸戎實然。
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于時,以從執(zhí)政,猶肴志也,豈敢離逷?令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dá),何惡之能為?不與于會,亦無瞢焉。
”賦《青蠅》而退。
宣子辭焉,使即事于會,成愷悌也。
注釋參考
詰朝
詰旦?!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敖錉栜嚦耍礌柧?,詰朝將見?!?杜預(yù) 注:“詰朝,平旦。” 唐 儲光羲 《樵父詞》:“詰朝礪斧尋,視暮行歌歸。” 清 周亮工 《五月廿九日烈風(fēng)雷雨聞鐵崖明朝行黯然賦此送之》:“怒雨號風(fēng)半夜驚,遙傳我友詰朝行?!?郭孝成 《鄂省各屬之光復(fù)》:“初九日詰朝,由 張國荃 、 李秀昂 、 黃仁菼 、 黃裕斌 統(tǒng)率進(jìn)發(fā)?!?/p>
無與
(1).不給予?!睹献印るx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亷;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薄斗ㄔ分榱帧肪砹骸盁o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p>
(2).猶不跟,不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豐 ,絶癡,十六歲不能知牝牡,因而鄉(xiāng)黨無與為婚。”
不參預(yù);不相干。《左傳·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zhí)女?!薄稘h書·張湯傳》:“ 湯 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當(dāng)謝; 湯 無與也,不謝?!?顏師古 注:“與讀曰豫。無豫,謂不干其事也?!?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此言為善則預(yù),為惡則去……凡損於物,皆無與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趙康敏》:“公子孫自不肖,不能守此業(yè);此宅且數(shù)易主人,與某無與。”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民聲寂寥,羣志幽閟,豈以為匹夫無與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虜也?!?/p>
左丘明名句,駒支不屈于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