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似、今人能識事
出自宋代方岳《最高樓(王寅生日)》:
溪南北,本自一漁舟。
煙雨幾盟鷗。
白魚不負(fù)鸕鶿杓,青蓑不減鷫鸘裘。
怎無端,貪射策,覓封侯。
既不似、古人能識字。
又不似、今人能識事。
空老去,自宜休。
帝鄉(xiāng)五十六朝暮,人間四十四春秋。
問何如,茅一把,橘千頭。
注釋參考
今人
現(xiàn)代人;當(dāng)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郭小川 《西出陽關(guān)》詩:“風(fēng)砂呵風(fēng)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dāng)古人!”
識事
了解事實;懂得事理。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夫識事未精,而輕為著述,此其不知量也?!?宋 邵雍 《觀物吟》之三:“識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艱。”
方岳名句,最高樓(王寅生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