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求蔽芾陰,未受搔擢厄
出自宋代葉適《新移瑞香舊曾作文忘之因今追憶去》:
一株當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尋丈,不博千乘國。
野人三十本,強賣青銅百。
應憐跗蘤為薪米迫。
移栽向明陽,妃媛儼行列。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除香出淺紫,泣露輕脈脈。
含愁欲誰訴,折去情更惜。
方求蔽芾陰,未受搔擢厄。
嗟余自羈旅,何以慰新客。
殷勤深夜來,少待山月白。
注釋參考
蔽芾
(1).茂盛貌?!对姟ふ倌稀じ侍摹罚骸氨诬栏侍?,勿翦勿伐。” 朱熹 集傳:“蔽芾,盛貌?!币徽f,小貌。 孔 傳:“蔽芾,小貌。” 宋 王禹偁 《茶園十二韻》:“蔽芾餘千本,青蔥共一園?!?清 張岱 《陶庵夢憶·天臺牡丹》:“有侵花至漂髮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壽。”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蔽芾蔥蘢,恍逢豐木?!?/p>
(2).引申為蔭庇。 宋 蘇軾 《寶月大師塔銘》:“ 錦城 之東,松柏森然,子孫如林,蔽芾其陰?!?/p>
(3).植物幼嫩或樹葉初生貌?!对姟ば⊙拧の倚衅湟啊罚骸拔倚衅湟?,蔽芾其樗?!?陸德明 釋文:“蔽芾,葉始生貌?!?宋 蘇軾 《和趙景貺栽檜》:“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p>
(4).相傳 西周 的 召伯 曾在棠樹下聽訟斷獄,辦理政事,公正無私,使官民各得其所,天下大治。后人因作《甘棠》詩歌頌其政績,詩中有“蔽芾甘棠”之句。后因以“蔽芾”、“甘棠”等頌揚有政績的官吏或其政績。 唐 劉長卿 《奉和趙給事使君》:“庭顧婆娑老,邦傳蔽芾新。”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簡孫何》詩:“因感得時留蔽芾,更嗟無位泣麒麟。”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黃洋界》詩:“雄關如鐵旌旗壯,小徑挑糧領袖忙。 五里橫排 遺槲樹,千秋蔽芾勝甘棠。”
葉適名句,新移瑞香舊曾作文忘之因今追憶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