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愈《孟東野失子》:
失子將何尤,吾將上尤天。
女實主下人,與奪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獨何罪辜,生死旬日間。
上呼無時聞,滴地淚到泉。
地祇為之悲,瑟縮久不安。
乃呼大靈龜,騎云款天門。
問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guān)。
吾懸日與月,吾系星與辰。
日月相噬嚙,星辰踣而顛。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
魚子滿母腹,一一欲誰憐。
細腰不自乳,舉族常孤鰥。
鴟梟啄母腦,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時,坼裂腸與肝。
好子雖云好,未還恩與勤。
惡子不可說,鴟梟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
上圣不待教,賢聞?wù)Z而遷。
下愚聞?wù)Z惑,雖教無由悛。
大靈頓頭受,即日以命還。
地祇謂大靈,女往告其人。
東野夜得夢,有夫玄衣巾。
闖然入其戶,三稱天之言。
再拜謝玄夫,收悲以歡忻。
注釋參考
不女
因生理缺陷不能生育之女性。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禨祥·不男》:“有五種不女,曰螺、筋、鼓、角、線,俱終身無嗣育?!?/p>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xùn)》:“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敝^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p>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p>
韓愈名句,孟東野失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