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出自宋代曹勛《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fā)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寶華粲縟并文綺,金針細衲成帖相。
衣裓一一如來法,一一針{1|1}孔藏妙用。
經歷百千無退轉,佛光律儀不曾失。
我以至寶易得之,每善護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原惟此衣覆法身。
天風海濤助潮音,普聞四眾及一切。
常如此袍無斷滅,惠因法施亦無窮。
楖栗橫拈師子床,法法流通并東海。
注釋參考
東渡
(1).渡向東岸?!妒酚洝ろ椨鸨炯o》:“ 項羽 欲東渡 烏江 ?!薄度龂尽侵尽侵鱾鳌罚骸皯羰N萬皆東渡 江 ?!?/p>
(2).特指東去 日本 。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聞 素民 已東渡?!?/p>
參問
(1).詢問?!逗鬂h書·竇武傳》:“ 武 召侍御史 河澗 劉儵 ,參問其國中王子侯之賢者?!?/p>
(2).佛教語。謂參師問道?!豆抛鹚拚Z錄》卷五:“首座云:‘曾參問也無?’師云:‘不曾參問?!?/p>
乘法
乘法 (chéngfǎ) 一般指 ab , a · b 或 a × b 這些數(shù)學運算,其含義隨有關的類型不同而異。當 a 和 b 為正整數(shù)時,這些運算的含義最簡單,它們代表以 a 作單位重復取 b 次或反過來以 b 作單位重復取 a 次 multiplication無為
(1)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help sb.to change]∶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don't]∶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詳細解釋(1).道家主張清靜虛無,順應自然,稱為“無為”。《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盁o為為為,而合於道,無為言言,而通乎德?!?明 方孝孺 《懶齋記》:“道家之説貴無為而主靜?!?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三篇:“然 老子 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p>
(2).儒家主張選能任賢,以德化人,亦稱為“無為”。《禮記·中庸》:“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離合根》:“故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寳?!?宋 王安石 《贈上元宰》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明 李贄 《藏書·儒臣傳一·德業(yè)儒臣后論》:“圣人之學,無為而成者也?!?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列國并立,則爭雄角智,一統(tǒng)垂裳,則拱手無為?!眳⒁姟?無為而治 ”。
(3).佛教語。指無因緣造作,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為“無為”。 漢 牟融 《理惑論》:“佛道崇無為,樂施與持戒,兢兢如臨深淵者。” 唐 李邕 《大相國寺碑》:“莊嚴不獨於示相,功德何止於無為。”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袁宏論佛說》:“其教也,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專務清浄。其精者為沙門。沙門, 漢 言息也,蓋息意去欲,歸於無為?!?/p>
(4).不知所為;無事可作?!对姟り愶L·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薄端螘垥硞鳌罚骸敖穸俗鵁o為,有博具可見借?!?唐 韓愈 《示兒》詩:“酒食罷無為,棊槊以相娛。”
(5).沒有作用;無用?!秶Z·吳語》:“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耙猿贾詾椴豢?,久留臣無為也?!?/p>
(6).無所作為。 宋 王安石 《上時政疏》:“夫因循茍且,逸豫而無為,可以僥幸一時,而不可以曠日持久?!?明 李贄 《三教歸儒說》:“然則今之無才無學、無為無識而欲致大富貴者,斷斷乎不可以不講道學矣。”
(7).別做;不做。《左傳·哀公二十六年》:“乃盟于少寢之庭,曰:‘無為公室不利!’” 唐 韓愈 《北極贈李觀》詩:“無為兒女態(tài),憔悴悲賤貧?!?明 劉基 《三月八日偕徐成中等游南鎮(zhèn)得禽字》:“愿作膠與漆,無為商與參。”
(8).不用;何必?!段骶╇s記》卷二:“ 揚雄 讀書,有人語之曰:‘無為自苦,《玄》故難傳?!薄豆旁娛攀住そ袢樟佳鐣罚骸盁o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宋 王安石 《車螯》詩之二:“無為久自苦,含匿不暴陳?!?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p>
(9).猶無從。《世說新語·方正》“ 阮宣子 論鬼神有無者” 劉孝標 注引 漢 王充 《論衡》:“如審鬼者死人精神,人見之,宜從裸袒之形,無為見衣帶被服也。何則?衣無精神也?!?/p>
(10).無人幫助?!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子產 歸,未至,聞 子皮 卒,哭,且曰:‘吾已!無為為善矣。’”
(11).無事。特指無戰(zhàn)爭,無軍役之事。《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 漢 祚衰?!?/p>
不認為,不覺得。《左傳·成公二年》:“ 晉 師歸, 范文子 后之。 武子 曰:‘無為吾望爾也乎?’” 楊伯峻 注:“為同謂?!?/p>
謂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兑住だM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孔穎達 疏:“任運自動,不須營造,是無為也。”《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p>
分與
分給。 唐 陸龜蒙 《中酒賦》:“愁應 平子 分與,渴是 相如 傳得?!?清 李漁 《連城璧》外編卷四:“寫完,念了一遍,回去取出一個拜匣,開出來都是銀子,分與眾人,到臨了各取一錠,付與 竺生 、 慶生 ?!?/p>
最上乘
(1).佛教謂最高明圓滿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修凈土院記》:“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zheng{1-1}法眼,悟第一義?!?/p>
(2).借指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 碧山 《齊天樂》諸闋,哀怨無窮,都歸忠厚,是詞中最上乘?!?/p>
曹勛名句,施磨衲與惠因長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