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常聞?dòng)新┨?,此言恐是里人?/h1>
出自宋代阮閱《郴江百詠并序漏天》:
從古常聞?dòng)新┨?,此言恐是里人?/span>。
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媧皇補(bǔ)未全。
注釋參考
古常
(1).古制常法?!蛾套哟呵铩るs上七》:“夫古之重變古常,此之謂也?!薄豆騻鳌べ夜辍罚骸岸甏海伦髂祥T。何以書?譏。何譏爾?門有古常也?!?何休 注:“惡奢泰,不奉古制常法?!?唐 權(quán)德輿 《開州刺史新宅記》:“合於古常,得其時(shí)制?!?/p>
(2).古樸尋常。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其文蔚溫雅淵,疏朗麗則,撿不扼,達(dá)不放,古常而不鄙,新奇而不怪?!?/p>
漏天
(1).謂如天瀉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飛泉盛大。 宋 蘇軾 《廣州蒲澗寺》詩:“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p>
(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縣 境。其地多雨,故稱。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樓得風(fēng)字》詩:“朝廷燒棧北,鼓角 漏天 東?!?楊倫 箋注:“《梁益記》:‘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陰盛常雨,如天之漏也?!?宋 晁說之 《晁氏客語》:“ 雅州 蒙山 常陰雨,謂之 漏天 。產(chǎn)茶極佳,味如 建 品。 純夫 有詩云:‘ 漏天 常洩雨,蒙頂半藏云’,為此也?!?/p>
里人
(1).同里的人,同鄉(xiāng)。《晏子春秋·問上九》:“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zhǎng),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后五六歲,有里人如 成 先病,請(qǐng)藥甚急, 成 愍而與之?!?宋 曾鞏 《仙都觀三門記》:“予與 齊曅 ,里人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貯金,里人稱之‘八缸’?!?/p>
(2).里中主事者?!秶?guó)語·魯語上》:“唯里人所命次?!?韋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陽李愬仆射獻(xiàn)唐雅詩啟》:“稗官里人,得採(cǎi)而歌之?!?/p>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吳偉業(yè)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輔 ,高士填詞 梁伯龍 ?!?/p>
阮閱名句,郴江百詠并序漏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托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