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城東隅,勝集僚友俱
出自宋代虞儔《秋日同官游圣感寺晚飲范公亭分韻得須對二字》:
招提城東隅,勝集僚友俱。
腐儒元自臞,午飯厄齋盂。
不如許一醉,況有高陽徒。
小秋頗解事,雞鶩營庖廚。
我歸與婦謀,但問酒有無。
婦言有斗酒,待子不時須。
注釋參考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lán),創(chuàng)招提之名,后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jīng)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jì)》:“寺宇招提,莫知紀(jì)極,皆云構(gòu)藻飾,僭擬宮居?!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nèi)尚見僧眠?!?清 魏源 《武林紀(jì)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游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東隅
(1).東角;東方?!秲x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明 茅溱 《雙調(diào)夜行船序·宴薊鎮(zhèn)宛在亭四景》套曲:“邊境無虞,喜青陽布暖,斗指東隅?!?/p>
(2).古代指中原地區(qū)以東的小國。《逸周書·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監(jiān)。東隅之侯,咸受賜于王,王乃旅之?!?孔晁 注:“東隅自 殷 以東,旅謁各使,陳其政事者也?!薄端鍟ぴS善心傳》:“ 李虔 僻處西土, 陸機(jī) 少長東隅?!?/p>
(3).指日本。 章炳麟 《韻文集自敘》:“余生殘 清 之季,逃竄東隅?!?/p>
(4).亦作“ 東嵎 ”。因日出東隅,故以“東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后漢書·馮異傳》:“ 赤眉 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 回谿 ,終能奮翼 黽池 ,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晉 陸云 《答兄平原書》:“昔我往矣,辰在東嵎;今我于茲,日薄桑榆。”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東隅收桑榆,詎敢忘于憤悱。”
僚友
僚友 (liáoyǒu) 官職相同的人 colleague 僚友稱其弟也?!抖Y記·曲禮上》虞儔名句,秋日同官游圣感寺晚飲范公亭分韻得須對二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