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珌《光宗皇后挽詩》:
玉鎖辭椒禁,瑤宮問廣寒。
人間方祝鳦,三上忽飛鸞。
弱水三山鬲,華胥一夢殘。
圣情凝望處,仙御景云端。
注釋參考
弱水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淺或當(dāng)?shù)厝嗣癫涣?xí)慣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濟渡的,古人往往認為是水弱不能載舟,因稱弱水。故古時所稱 弱水 者甚多。(1)《書·禹貢》:“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導(dǎo)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肅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與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內(nèi)蒙古 境后,稱 額濟納河 。(2)《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勞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敝附?陜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 昆侖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淵。”《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長老傳聞 條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薄逗鬂h書·西域傳·大秦》:“﹝ 大秦國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處?!彼附栽谖鞣竭h處以至國外。(4)《漢書·地理志下》:“ 金城郡 …… 臨羌 。”原注:“西有 須抵池 ,有 弱水 、 昆侖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北有 弱水 ?!碑?dāng)在今 黑龍江 省境內(nèi)。(6)《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碑?dāng)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nèi)。(7)《新唐書·西域傳上·東女》:“有 弱水 南流?!碑?dāng)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書·北狄傳·奚》:“以 奚 阿會部 為 弱水州 ?!碑?dāng)在今 內(nèi)蒙古 東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爾 西北部 吉爾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寶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進軍至此。
(3).古代神話傳說中稱險惡難渡的河海?!逗?nèi)十洲記·鳳麟洲》:“ 鳳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宋 蘇軾 《金山妙高臺》詩:“ 蓬萊 不可到,弱水三萬里?!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鞍税?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薄都t樓夢》第二五回:“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 蓬萊 弱水西?!?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嗚呼!現(xiàn)象如是,雖弱水四環(huán),鎖戶孤立,猶將汰於天行,以日退化?!?/p>
(4).猶言愛河情海?!都t樓夢》第九一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蘇曼殊 《碎簪記》:“余曰:‘然則二美并愛之矣?!?莊湜 復(fù)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義,當(dāng)識吾心?!嘣唬骸駟栕?,心所先屬者阿誰?’曰:‘ 靈芳 ?!比В髌涠?。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fēng)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p>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里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p>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shù)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元 郭玨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zhàn)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p>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痹敗?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p>
華胥
(1).人名。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 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皥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跡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 ?!?庖犧 ,即 伏羲 。
(2).《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游於 華胥氏 之國。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臺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焙笥靡灾咐硐氲陌矘泛推街常蜃鲏艟车拇Q。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鷄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清 黃遵憲 《寄懷左子興領(lǐng)事》詩:“十載勛名輔英簜,一家安樂寄 華胥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處都是愁城?何處是 華胥 國境?幾次想,仰我三尺長劍,令我魂兒飛升!”
程珌名句,光宗皇后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