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汝回《寄昭武馮司戶》:
朝解白鵠袍,夕投武陽壘。
武陽眾盜區(qū),風傳駭妻子。
六月日癸亥,一書滿三紙。
具言五月初,獨宿鐘石邸。
脅從在所矜,渠魁固無幾。
仰憑天子威,肅導使君指。
豁達生路開,擲劍秉鋤耜。
始如浮斧魚,終如慕膻蟣。
游騎從何來,使我顏有泚。
幸逃食其烹,猶存漢家體。
黃巾與綠林,往昔殊替擔。
陸梁能幾時,寸戮而已矣。
理國若理身,慮我不臣彼。
潰癰復何難,實恐元氣毀。
江閩五十邑,荊棘五千里,我農(nóng)失種獲。
我士乏儲峙。
捕招兩悠悠,分明養(yǎng)彪兕。
頃予參此軍,忽忽逾一紀。
素飧歌伐檀,居前愧揚秕。
坊閭儼在目,煨燼空遺址。
使君君子儒,規(guī)摹用詩禮。
軍勢李晟孤,國事賈生恥。
蛟龍無波濤。
胡能制蛇虺。
誰謂曹掾卑,偉矣天下事。
生平報國軀,小節(jié)安足死。
南產(chǎn)約瓜分,須君混文軌。
注釋參考
黃巾
(1). 東漢 末年 張角 所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因頭包黃巾而得名?!逗鬂h書·皇甫嵩傳》:“ 角 ( 張角 )等知事已露,晨夜馳勑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摽幟,時人謂之‘黃巾’。”《三國志平話》卷上:“黃巾併聚三十六萬。” 清 趙翼 《讀史》詩之七:“ 康成 居 北海 ,黃巾拜其門。” mao{1~1}澤{1*1}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gong{1*1}產(chǎn){1*1}黨》第一章第二節(jié):“從 秦 朝的 陳勝 、 吳廣 、 項羽 、 劉邦 起,中經(jīng) 漢 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都是農(nóng)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nóng)民的革命戰(zhàn)爭?!?/p>
(2).借指作亂者,寇盜。 唐 杜甫 《遣憂》詩:“紛紛乘白馬,攘攘著黃巾?!?仇兆鰲 注:“白馬,指 侯景 。黃巾,指 張角 。是時 高暉 以城降 吐蕃 , 王獻忠 脅 豐王 珙 以迎 吐蕃 , 呂太一 乘機作亂,故云紛紛攘攘?!?明 徐渭 《沉叔子解番刀為贈》詩之二:“買驢南歸只兩句,只愁馬上逢黃巾。 叔子 見我無所仗,解刀贈我行色壯?!?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之四:“更聞舟子語,前途滿黃巾?!?/p>
綠林
綠林 (lùlín) 原為山名,位于湖北當陽東北。西漢末,新市人王匡、王鳳等領導過綠林山起義。后以此稱聚眾抗官或劫富濟貧的行為 Lulin 綠林好漢往昔
往昔 (wǎngxī) 昔日;從前 yesterday;in former times 往昔初陽歲?!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遠在往昔的朦朧歲月中趙汝回名句,寄昭武馮司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