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胡仲弓《念昔游四首》:
昔游虎邱山,滿天飽風雪。
氈帽騎款段,瘦嶺衰草歇。
下馬獨支筇,十步八九蹶。
石呼古木僵,鐵花露土骨。
生公何在許,空堂掛明月。
衲僧九十余,持戒常精潔。
講經(jīng)石點頭,奇哉廣長舌。
我來欲參請,云無法可說。
有井無轆轤,歸去心如渴。
注釋參考
講經(jīng)
(1).講說儒家經(jīng)義。《晉書·禮志下》:“ 魏 正始 中, 齊王 每講經(jīng)遍,輒使太常釋奠先圣先師於辟雍,弗躬親?!薄缎绿茣と鍖W傳上·孔穎達》:“帝幸太學觀釋菜,命 穎達 講經(jīng)。畢,上《釋奠頌》,有詔褒美?!?清 黃宗羲 《陳夔獻墓志銘》:“於嗟 夔獻 ,立會講經(jīng),十年之后,人物崢嶸。”
(2).講說佛教經(jīng)典。舊日法會講經(jīng),以繁復的儀式開始,而后由都講唱經(jīng)題和經(jīng)文,講師講說經(jīng)義。后來的俗講仍沿用此一程式,發(fā)展為變文,始由一人講唱?!秡heng{1-1}法華經(jīng)·安行品》:“佛語傅首曰:‘菩薩先處二法乃應講經(jīng):一曰威儀,二曰禮節(jié)。’”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崇真寺》:“講經(jīng)者心懷彼我,以驕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p>
(3).指講說道教經(jīng)義。 清 焦循 《送郡太守尹公歸里序》:“縣役 聶兆何 者,詭稱道士,率妻子占據(jù) 東岳廟 ,講經(jīng)高會,誘婦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錢粟?!?/p>
點頭
點頭 (diǎntóu) 快速地向前低頭;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nod;approve廣長舌
指佛的舌頭。據(jù)說佛舌廣而長,覆面至發(fā)際,故名?!洞笾嵌日摗肪戆耍骸笆菚r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jīng)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 宋 蘇軾 《贈東林總長老》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清 趙翼 《大石佛歌》:“斯特 維摩 寓言耳,廣長舌豈論尋尺?!焙笥靡杂髂苎陨妻q。 宋 朱熹 《后洞山口晚賦》詩:“從教廣長舌,莫盡此時心?!?清 黃遵憲 《紀事》詩:“登場一酒胡,運轉(zhuǎn)廣長舌?!?茅盾 《虹》一:“但兩性問題這名詞,在這位廣長舌的參政權(quán)的熱心家耳朵中,大概還是很生疏?!?/p>
胡仲弓名句,念昔游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