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陳陶《海昌望月》:
何處無今夕,豈期在海頭。
賈客不愛月,嬋娟閑滄洲。
浩然傷歲華,獨望湖邊樓。
煙島青歷歷,藍田白悠悠。
誰無破鏡期,繄我信虛舟?誰無桂枝念,繄我方摧輈?始見彎環(huán)春,又逢團圓秋。
莫厭綾扇夕,百年多銀鉤。
金盤誰雕鐫,玉窟難冥搜。
重輪運時節(jié),三五不自由。
疑拋云上鍋,欲摟天邊球。
孀居應寒冷,搗藥青冥愁。
兔子樹下蹲,蝦蟆池中游。
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無邊陬。
蚌蛤乘大運,含珠相對酬。
夜鵲思南鄉(xiāng),露華清東甌。
百寶安可覷,老龍鎖深湫。
究究如情人,盜者即仇讎。
海涯上皎潔,九門更清幽。
亭亭勸金尊,夜久喘吳牛。
夷俗皆輕擲,北山思今游。
雁聲故鄉(xiāng)來,客淚墮南洲。
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
四海尚白身,豈無故鄉(xiāng)羞。
壈坎何足嘆,壯如水中虬。
獵獵谷底蘭,搖搖波上鷗。
中途喪資斧,兩地生繁憂。
一杯太陰君,鷦鷯豈無求。
明日將片葉,三山東南浮。
注釋參考
中途
中途 (zhōngtú) 半路;進程中間 halfway;midway 中途退出資斧
資斧 (zīfǔ) 利斧。今借作旅費、盤纏 money for the journey 旅于處,得其資斧?!兑住ぢ谩?資斧斷絕?!读凝S志異·竹青》兩地
(1).兩處;兩個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説不起?!?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長為兩地愁?!怨磐?,竟不登兩地,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p>
繁憂
重重憂慮。 唐 杜甫 《雨》詩之四:“繁憂不自整,終日灑如絲?!?明 陳子龍 《望桃源作即世傳劉阮遇二女處》詩:“騁望白云阿,躑躅繁憂積?!?/p>
陳陶名句,海昌望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