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馮時(shí)行《再和》:
人言不飲酒,神形不相親。
我云不游山,足攣不可伸。
徑須向泉石,抖擻人我塵。
況復(fù)山林姿,豈類軒冕人。
出門見四野,便有羲皇淳。
昔游頗有得,已事猶可循。
異時(shí)春開陰,晴霽如秋旻。
肴簌粗提攜,不必皆奇珍。
客居我貧者,尚能乞諸鄰。
相與臨小軒,眼界浩無垠。
水繞拖長帶,山來趨小臣。
軒前聳朱鳳,曾是棲群真。
飄游邈何許,跡可訪遺民。
吾徒?jīng)r健步,人扶必怒嗔。
頻行當(dāng)導(dǎo)引,能除體不仁。
想當(dāng)聞此約,喜見顏津津。
必不類世俗,咫尺小參辰。
鳥語聽妙轉(zhuǎn),草軟藉芳茵。
信宿得蘇李,良會如荀陳。
翻思塵土中,旦暮走踆踆。
有如對酸醯,未啜已深顰。
放意寬衰颯,收機(jī)入混淪。
尚欲挈妻子,終焉老西岷。
或飲東入海,披發(fā)謝冠巾。
況茲一日游,暫令耳目新。
於事竟何補(bǔ),在已徒自辛。
騎馬事干謁,汩汩窮昏晨。
不如且行樂,一笑酬中春。
注釋參考
有得
(1).有所得;有所領(lǐng)悟。《史記·天官書》:“五星皆從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國可以兵從天下。居實(shí),有得也;居虛,無得也。”《南史·隱逸傳上·陶潛》:“少來好書,偶愛閑靖,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宋 張載 《正蒙·有德》:“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yǎng),瞬有存?!比纾簩W(xué)習(xí)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續(xù)時(shí)間長。《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腳走, 上海縣 跟著又來。并不是欺他官小,對不住他,只好擋駕;見面之后,有得同你纏。”
已事
往事?!稘h書·賈誼傳》:“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顏師古 注:“已事,已往之事。” 清 錢謙益 《<兵略>序》:“以 漢 唐 之已事徵之, 永壽 、 延熹 之間,用 皇甫規(guī) 、 張奐 、 段熲 為將帥,所向剋捷。”
猶可
(1).尚可;還可以?!睹献印とf章下》:“臘較猶可,而況受其賜乎?”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二》:“言猶可也,至于以貌取人,雖愚夫知其不可,而謂圣人為之乎?” 葉圣陶 《四三集·一個(gè)練習(xí)生》:“啊,那張‘進(jìn)局須知’,不看猶可,一看之后,我的興奮的心臟,簡直停止了跳動!”
(2).謂也可以。《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馮時(shí)行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