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命書》:
命書唐濫觴,委源傳呂后。
有倡莫為遏,波蕩今不救。
字育叵數(shù)計(jì),八字詎所囿。
甲子動(dòng)垓億,舉一百萬漏。
荒唐無稽據(jù),誦言指休咎。
柰何聰達(dá)人,頗復(fù)安此謬。
懷刺曳長裾,偃蹇文士右。
夸詡走干謁,薦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請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識間新舊。
文士不到眼,此輩日交簉。
辭章輕杯水,羨彼行橐富。
鰓鰓問利祿,吾儒所深陋。
自笑與世違,迂論取排詬。
注釋參考
荒唐無稽
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憑信。成語解釋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憑信?;奶茻o稽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三回:“那個(gè)神字,原是野蠻世界拿出來哄著愚人的話,如今科學(xué)大明,這些荒誕無稽的謬說,那里還能立足呢?”使用例句他的大九州之說,在當(dāng)年雖是荒唐無稽,而在現(xiàn)代則毫不足驚異了。★郭沫若《文藝論集·惠施的性格與思想》誦言
(1).指誦讀經(jīng)書之言?!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按箫L(fēng)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鄭玄 箋:“貪惡之人,見道聽之言則應(yīng)答之,見誦《詩》《書》之言,則冥臥如醉?!?/p>
(2).猶誦讀。 宋 沉作喆 《<寓簡>序》:“予屏居山中,無與晤語,有所記憶,輒寓諸簡牘……已而誦言之,則欣然如見平生故人抵掌劇談,一笑相樂也?!?/p>
(3).公開聲稱;明說。誦,通“ 訟 ”?!稘h書·高后紀(jì)》:“ 平陽侯 馳語太尉 勃 , 勃 尚恐不勝,未敢誦言誅之。”《史記》作“訟言”。《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元年》:“然意廣才疏,凡所當(dāng)為,先於公座誦言,故不便者得預(yù)為計(jì)。”
(4).稱頌之言。 明 范景文 《張蓬元<撫畿疏草>序》:“余於上之知公用公,以卜太平,而未暇誦公,公亦非一二誦言所可既也。”
休咎
吉兇;善惡。《漢書·劉向傳》:“ 向 見《尚書·洪范》, 箕子 為 武王 陳五行陰陽休咎之應(yīng)?!?唐 劉知幾 《史通·書志》:“然而古之國史聞異則書,未必皆審其休咎,詳其美惡也?!?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shí)紀(jì)勝·歲暮雜務(wù)》:“出門聽人言之吉兇,卜來年之休咎,名曰聽讖語?!?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因此又想起我今天‘不成’了大半天,運(yùn)氣殊屬欠佳,不如也卜一課,以覘晚上的休咎罷?!?/p>
陳造名句,命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