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我觀滿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魚千百億,孕卵與粟同。
春菊寸許芽,霜華秋叢叢。
誤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萬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殀閼盡屯厄,宇宙將無空。
忍哉銳頭輩,不恤地上蟲。
漢網(wǎng)非少寬,六合無人蹤。
注釋參考
銳頭
1.尖腦袋。語本晉孔衍《春秋后語》﹕"平原君對趙王曰﹕'沔池之會﹐臣察武安君之為人也﹐小頭而鋭﹐瞳子白黑分明。小頭而鋭﹐斷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視事明也。'"因常用以形容戰(zhàn)國時秦將白起。 2.常形容人性格剛毅。不恤
不恤 (bùxù) not worry 不顧了 不恤人言地上
(1).陸地上?!吨芏Y·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币嘀傅孛嫔?。 唐 李白 《靜夜思》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小鴨也誠然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p>
(2).指人間,陽世?!赌印ぜ鎼巯隆罚骸叭酥醯厣现疅o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漢書·周亞夫傳》:“廷尉責(zé)問曰:‘君侯欲反何?’ 亞夫 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乎?’吏曰:‘君縱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蘇舜欽 《吳江亭上對月》詩:“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觸斗牛?!?/p>
方回名句,秋晚雜書三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