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謂神默默,勿謂天恢恢
出自唐代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古社》:
廢村多年樹,生在古社隈。
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變美女,社樹成樓臺(tái)。
黃昏行人過,見者心徘徊。
饑雕竟不捉,老犬反為媒。
歲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風(fēng)驅(qū)迅雷。
風(fēng)拔樹根出,雷劈社壇開。
飛電化為火,妖狐燒作灰。
天明至其所,清曠無氛埃。
舊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萊。
始知天降火,不必長為災(zāi)。
勿謂神默默,勿謂天恢恢。
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時(shí)來。
注釋參考
默默
默默 (mòmò) 不說話、不出聲的樣子 quietly恢恢
恢恢 (huīhuī) 寬闊廣大貌 vast;extensive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 恢恢然有古人形貌?!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形容作惡者一定會(huì)受到懲罰。)——《老子》白居易名句,和答詩十首。和古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