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宗杲《吳提弄請贊》:
這個漆村和尚,漆少人能近漆傍。
墨漆粗竹漆篦。
佛來也一棒。
沒秋毫人情,有萬千無狀。
慈悲時觀音菩薩之所不如,瞋恚時阿修羅王亦難比況。
世上可曾可惡者是這船底阿師,如何,也有人畫渠供食。
注釋參考
慈悲
慈悲 (cíbēi)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 merciful觀音
觀音 (Guānyīn) 見“觀世音”菩薩
菩薩 (púsà) 佛家語。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譯為大道心眾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 Bodhisattva 泛指佛 Buddha 泛指某些神 Buddhist idol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度辶滞馐贰? 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a kindhearted person不如
不如 (bùrú)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not up to;inferior to 天時不如地利?!睹献印す珜O丑下》 自以為不如?!稇?zhàn)國策·齊策》瞋恚
忿怒怨恨。《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 佗 ,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數(shù)升而愈?!薄栋儆鹘?jīng)·人效王眼瞤喻》:“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二孝子傳》:“從父雖瞋恚,聽其語亟道母氏,已默默心動矣?!?梁啟超 《南海康先生傳》第六章:“吾但求法力之精進,吾何為瞋恚?吾何為退轉(zhuǎn)?以此自課,神明俱泰。”參見“ 瞋毒 ”。
阿修羅
梵語Asura的譯音?;蜃g為“阿素若”、“阿須倫”、“阿須羅”。意譯不端正(容貌丑惡)或無酒,或非天(與天相似)。古 印度 神話中的一種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為無酒神,亦名為無善神。 唐 盧綸 《棲巖寺隋文帝馬腦盞歌》:“開函捧之光乃發(fā),阿修羅王掌中月。”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我聞阿修羅,橫攻 善見宮 。” 章炳麟 《訄書·地治》:“ 印度 之言阿修羅者,譯言‘無酒’,一曰‘非天’,謂其釀酒不成而不為天帝也?!?/p>
比況
(1).與類似事例進行比照?!稘h書·刑法志》:“其后姦猾巧法,轉(zhuǎn)相比況,禁罔寖密。” 唐 權(quán)德輿 《雜詩》之二:“魂交復(fù)目斷,縹緲難比況?!薄缎绿茣づI?zhèn)鳌罚骸熬鸸牌饕员葲r君子?!?/p>
(2).比擬。
釋宗杲名句,吳提弄請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口袋故事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