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聲聞三里外,旌旗影庇四民安
出自宋代朱南杰《朱知鎮(zhèn)戎服警盜竊案不憚雪夜酒庫在鎮(zhèn)外不得》:
戎裝元不礙儒冠,盜賊潛窺膽自寒。
金鼓聲聞三里外,旌旗影庇四民安。
肯從葉力多君子,愧不同盟是酒官。
龢氣釀成年可卜,曉來喜見雪漫漫。
注釋參考
金鼓
(1).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鐲、鐃、鐸。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金鼓用以節(jié)聲樂,和軍旅,正田役。見《周禮·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屬制樂器和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 楊伯峻 注:“ 莊 十年《傳》云‘夫戰(zhàn),勇氣也’,此氣即勇氣;又云‘一鼓作氣’,足見金鼓所以勵勇節(jié)氣者。金鼓以聲為用而制其氣,故曰聲氣。” 南朝 梁 沉約 《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悲笳而啟路?!?宋 梅堯臣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詩:“金鼓鳴兩旁,壺漿擁通逵?!?明 何景明 《送季公從地官》詩:“城邊金鼓花時發(fā),海畔樓船日夕過?!?何其芳 《畫夢錄·巖》:“我耳邊已隱隱有金鼓殺伐之聲?!?/p>
(2).鉦?!稘h書·司馬相如傳上》:“摐金鼓,吹鳴籟?!?顏師古 注:“金鼓謂鉦也?!?王先謙 補注:“鉦,鐃也。其形似鼓,故名金鼓?!?/p>
聲聞
(1).亦作“ 聲問 ”。音信?!秶Z·越語上》:“寡君 句踐 乏無所使,使其下臣 種 ,不敢徹聲聞於天王?!薄秴问洗呵铩べ澞堋罚骸?孫叔敖 、 沉尹莖 相與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薄稘h書·蘇武傳》:“前發(fā) 匈奴 時, 胡 婦適產一子 通國 ,有聲問來,愿因使者致金帛贖之?!薄侗笔贰と辶謧飨隆㈧拧罚骸?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聞斷絶?!?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丁晉公 之逐,士大夫遠嫌,莫敢與之通聲問?!?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jié):“ 唐 北庭 節(jié)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鎮(zhèn)留后 郭昕 率將士守境,與朝廷聲問中斷。”
(2).亦作“ 聲問 ”。名聲?!盾髯印ご舐浴罚骸暗轮琳呱珴汕?,行盡而聲問遠?!薄俄n非子·內儲說上》:“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南陽 宋仲子 於 荊州 與 蜀郡 太守 王商 書”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州耆舊傳》:“ 商 字 文表 , 廣漢 人,以才學稱,聲問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論師﹞少好學,有才辯,聲聞遐被,法俗歸心。” 宋 沉遼 《真覺開堂》:“自諸祖述作已達者,皆著聲問?!?清 曹寅 《題云辨上人小照》詩:“行識自來矜色相,聲聞何惜證飛仙?!眳⒁姟?聲聞過情 ”。
梵文意譯。佛家稱聞佛之言教,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羅漢?!洞蟪肆x章》卷十七:“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薄洞蟪肆x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敦煌變文集·維摩經押座文》:“五百聲聞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證?!?/p>
里外
里外 (lǐwài) 內里和外表 inside and outside 營房里外都種了樹 左右,大概 or so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兩旌旗
旌旗 (jīngqí) 旗幟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裂。——《資治通鑒·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鑒》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影庇
謂將戶籍或土地財產虛掛在權勢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稅收。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 平叔 請限商人鹽,納官后,不得輒於諸軍諸使覓職掌,把錢捉店,看守莊磑,以求影庇?!薄杜f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兼有富戶,或投名於勢要,以求影庇?!?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職田頃畝》:“如將土地影庇,令免卻合入差徭及抑配?!?/p>
四民
舊稱士、農、工、商為四民?!稌ぶ芄佟罚骸八究照瓢钔?,居四民,時地利?!?蔡沉 集傳:“冬官,卿,主國邦土,以居士、農、工、商四民。”《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薄稘h書·食貨志上》:“士、農、工、商,四民有業(yè):學以居位曰士,闢士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宋 葉適 《留耕堂記》:“四民百藝,朝營暮逐,各競其力,各私其求?!?/p>
朱南杰名句,朱知鎮(zhèn)戎服警盜竊案不憚雪夜酒庫在鎮(zhèn)外不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