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張籍《贈梅處士》
早聞聲價滿京城,頭白江湖放曠情。講易自傳新注義,
題詩不著舊官名。近移馬跡山前住,多向牛頭寺里行。
天子如今議封禪,應(yīng)將束帛請先生。
注釋參考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p>
(2).聽到消息。 柯巖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dāng)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p>
京城
京城 (jīngchéng) 指國都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本是京城女?!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巍?范仲淹《岳陽樓記》放曠
豪放曠達,不拘禮俗。 晉 潘岳 《秋興賦》:“逍遙乎山水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薄杜f唐書·柳渾傳》:“ 渾 性放曠,不甚檢束?!?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余寶岡司寇詩》:“君本放曠士,我意亦安之。”
張籍名句,贈梅處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