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依韻四和正仲》:
四和還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來。
相逢莫作兩般眼,一飲不辭三百杯。
嵇阮當(dāng)時(shí)無俗慮,山王雖貴亦能陪。
如今世態(tài)尤堪薄,只把官資滿眼堆。
注釋參考
四和
(1).古謂太陽運(yùn)行四方所達(dá)到的極限之處。《周髀算經(jīng)》卷下:“日運(yùn)行處極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極東,東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極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極西,西方日中,東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極四和?!?趙爽 注:“四和者,謂之極。子午卯酉,得東西南北之中,天地之所合,四時(shí)之所交,風(fēng)雨之所會(huì),陰陽之所和。然則百物阜安,草木蕃庶,故曰四和?!?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天道》引《三禮義宗》:“天有四和。 崑崙 之四方,其氣和暖,謂之和。天道左轉(zhuǎn),一日一夜轉(zhuǎn)過一度;日月左行於天而轉(zhuǎn),一日一夜帀於四和?!?/p>
(2).指四種香或有香味的物質(zhì)。 宋 陳郁 《話諛》:“香有富貴四和,不若臺(tái)閣四和;臺(tái)閣四和,不若山林四和。蓋荔枝殼、甘蔗滓、乾柏菜、茅山黃連之類,各有自然之香也?!?/p>
(3).香爐名。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四和,爐名也,四方有竅生風(fēng),焚香則煙篆迴轉(zhuǎn),俗以人之周旋不滯者比之?!?/p>
還如
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還如桃李發(fā),更似鳳凰飛?!?南唐 李煜 《子夜歌》詞:“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須信離合悲歡,還如玉兔,有陰晴圓缺?!薄段饔斡洝返诰帕兀骸坝杏糜弥袩o用,無功功里施功。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如何修種?!?/p>
九酘
見“ 九投 ”。
梅堯臣名句,依韻四和正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