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倪德元《釣魚硯》:
□□□□□□□,□□□□□□□。
以文會友真足樂,寬我老懷自歲尤。
盍簪況乃□□席,□□□□注黃流。
□□□□擊鼉鼓,滿酌玉斝羅珍羞。
溪回斷岸顛崖出,千仞插天如立壁。
信知神禹疏鑿功,縣溜黯然長湛碧。
波光照影肝膽寒,嵐氣逼人毛發(fā)立。
第恐喧呼鳥雀驚,□□□行隨湍急。
□□□□□桃花,徘徊一望朝霞赤。
疑有秦人住洞天,□來艤舟攜酒入。
花洞□□□落紅,□鋪萬里□□□。
家童采山□肴蔌,稚子屬文資戲劇。
須臾嶺頭新月上,歸棹將詩寫巖石。
春光都來無百日,尤愁風(fēng)雨十居七。
古今會合不易得,邂逅□今□成昔。
郭君退翁世□賢,我欲從之終吾年。
年年與君來載酒,此樂人間豈常有。
注釋參考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后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蕩湖波,波光艷綺羅?!?楊朔 《潼關(guān)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閃動著黑亮的波光?!?/p>
膽寒
膽寒 (dǎnhán) 驚懼到極點(diǎn) terrify;be struck with terror 而英夷也從此膽寒潛蹤矣。——《廣州軍務(wù)記》嵐氣
(1).山中霧氣。 晉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氣清。” 唐 岑參 《寄青城龍溪奐道人》詩:“絶頂小蘭若,四時嵐氣凝。”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林間殘雨滴衣,嵐氣煙霏,交走橫騖。” 郁達(dá)夫 《沉淪》一:“山的周圍醞釀成一層朦朦朧朧的嵐氣,反射出一種紫不紫紅不紅的顏色來?!?/p>
(2).指瘴氣。《明史·許貴傳》:“ 貴 亦感嵐氣,未至 松潘 卒?!?/p>
逼人
逼人 (bīrén) 刺激人行動 pressing;threatening 形勢逼人 以繼續(xù)不斷迫人的強(qiáng)度照射 beat down 天氣炎熱,陽光逼人毛發(fā)
毛發(fā) (máofà) 人的體毛和頭發(fā) hair(on the human body and head) 哺乳動物身上的一層毛 pelage倪德元名句,釣魚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