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發(fā)各蹉跎,疏慵與病和
出自唐代白居易《憶夢得 夢得能唱竹枝,聽者愁絕。》:
齒發(fā)各蹉跎,疏慵與病和。
愛花心在否?見酒興如何?年長風情少,官高俗慮多。
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
注釋參考
齒發(fā)
齒發(fā) (chǐfà) 牙齒與頭發(fā)。借指年齡或謙稱自身 tooth and hair 幸被齒發(fā),何敢負德?——李朝威《柳毅傳》蹉跎
蹉跎 (cuōtuó) 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 waste time as making faltering steps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稌x書·周處傳》 白日忽蹉跎,驅(qū)馬復來歸?!龂?魏· 阮籍《詠懷詩》 日月蹉跎 失足 slip and fall;take a wrong step in life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jié)疏慵日閉門?!?/p>
白居易名句,憶夢得 夢得能唱竹枝,聽者愁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