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錫疇《癸酉元日》:
一聲爆竹又驚春,荼壘中間寫此心。
忽忽行年周六甲,便便癡腹擬三壬。
酒泉郡里寧甘飲,飯顆山頭尚苦吟。
強健得閒元是福,何妨終老住云林。
注釋參考
爆竹
爆竹 (bàozhú) 古時用火燒竹,畢剝有聲,火花迸裂,稱為爆竹。今人用紙卷火藥,點燃發(fā)響,也稱爆竹,或稱爆仗 firecracker驚春
謂花木于春日來臨時迅速萌發(fā)。 南朝 宋 鮑照 《行藥至城東橋》詩:“開芳及雉節(jié),he{1-1}彩吝驚春。” 唐 閻伯璵 《鹽池賦》:“入澤遐窺,喜晴天之速曙;隔林斜望,訝瓊樹之驚春?!?/p>
荼壘
神荼 、 郁壘 二神的并稱。 漢 蔡邕 《獨斷》卷上:“海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東北有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神荼 與 鬱壘 二神居其門,主閲領(lǐng)諸鬼。其惡害之鬼,執(zhí)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 荼 壘 ,并懸葦索於門戶以御兇也?!?/p>
中間
中間 (zhōngjiān) 中心 centre;middle 中間突破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between 中間馳至九天?!啤?李朝威《柳毅傳》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間。吳錫疇名句,癸酉元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