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出自宋代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學(xué)錄》:
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無濁流。
顏?zhàn)酉人奈?,韻冕患不?yōu)。
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九經(jīng)始慎獨(dú),八目正乃修。
我嗟半山學(xué),不識濂溪周。
遠(yuǎn)取湖學(xué)意,粗跡窮雕鎪。
邊防與水利,講諸螢案頭。
是致青苗法,規(guī)摹國師劉。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繆悠。
堯舜不牧羊,羿射奡盪舟。
農(nóng)圃有弗如,問陳有弗酬。
國定一正君,此道軻傳丘。
茂叔二程張,獾朗疾如仇。
永樂西事敗,談兵茲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臍不。
此心主精一,焉用功利謀。
所以汗背勃,見嗤戶牖侯。
君今錄泮事,往遨白蘋洲。
臆對議湖學(xué),豈無苕溪鷗。
注釋參考
籩豆
(1).籩和豆。古代祭祀及宴會時常用的兩種禮器。竹制為籩,木制為豆?!抖Y記·禮器》:“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孔穎達(dá)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魚臘籩豆是也?!薄逗鬂h書·東夷傳·濊》:“其人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飲食以籩豆?!薄杜f唐書·后妃傳上·中宗韋庶人》:“帝納其言,以后為亞獻(xiàn),仍以宰相女為齊娘,以執(zhí)籩豆?!?/p>
(2).借指祭儀。 宋 蘇轍 《謝講徹<論語>賜燕狀》之一:“深念勤勞,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畢陳。” 章炳麟 《訄書·徵七略》:“其細(xì)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職,官別為書, 與 周時贊大行相似?!?/p>
方回名句,送宋昶明仲湖州學(xué)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全民美食家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