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醭醭紅塵,炎炎火聚。
著腳無蹤,翻身有路。
去時(shí)山色慘愁容,歸來幽鳥啼芳樹。
不涉去來,如何吐露。
碧眼黃頭總不知,問訊粼皴拄杖子,逢人不得錯(cuò)舉。
注釋參考
紅塵
紅塵 (hóngchén)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huì) the world of mortals 紅塵百戲 佛教指人世間 human society 看破紅塵炎炎
炎炎 (yányán) be burning hot;scorching;sweltering;blazing 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赤日炎炎 形容火勢(shì)旺盛 炎炎的烈火 形容威勢(shì)、氣焰很盛 powerful 況彼正是炎炎之際,何事不可為?——《于謙全傳》火聚
(1).原為佛教語。指火聚地獄(烈火聚集的地獄)?!秡heng{1-1}法念經(jīng)》卷十一:“彼人所作惡業(yè)勢(shì)力,急擲其身,墮彼火聚?!?/p>
(2).泛指聚集的猛火。 明 張居正 《答李中溪有道尊師書》:“而 正 以退食之餘,猶得默坐澄心,寄意方外,如入火聚得清涼門?!?/p>
(3).古指軍隊(duì)的集體管理。《宋史·兵志七》:“比多逃亡者,緣所在推行未至,及主兵司官遵奉未嚴(yán)故也。其弊有六:一曰上下率歛……六曰單身無火聚?!?/p>
釋紹曇名句,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