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霽嵐光坼,松暄翠粒新
出自唐代李商隱《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nóng)夫望歲之志…游舊。殘雪》:
旭日開晴色,寒空失素塵。
繞墻全剝粉,傍井漸消銀。
刻獸摧鹽虎,為山倒玉人。
珠還猶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驚侵晝,余光誤惜春。
檐冰滴鵝管,屋瓦鏤魚鱗。
嶺霽嵐光坼,松暄翠粒新。
擁林愁拂盡,著砌恐行頻。
焦寢忻無患,梁園去有因。
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均。
注釋參考
嵐光
山間霧氣經(jīng)日光照射而發(fā)出的光彩。 唐 李紳 《若耶溪》詩:“嵐光花影繞山陰,山轉(zhuǎn)花稀到碧璕?!?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詩:“嵐光浮動(dòng)千峰濕,雨氣薰蒸五月寒。” 清 劉大櫆 《浮山記》:“春夏以往,嵐光照游者衣袂?!?/p>
翠粒
即翠鬣。 唐 劉禹錫 《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十韻》:“翠粒晴懸露,蒼鱗雨起苔。” 唐 李商隱 《殘雪》詩:“嶺霽嵐光坼,松暄翠粒新?!卑矗<础镑唷?,見《廣qun{1|1}芳{1~1}譜·木譜一·松一》。參見“ 翠鬣 ”。
李商隱名句,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nóng)夫望歲之志…游舊。殘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第四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