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愈《李花二首》: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shù)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
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匝至日斜。
忽憶前時經(jīng)此樹,正見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錄,不見玉枝攢霜葩。
泫然為汝下雨淚,無由反旆羲和車。
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
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御慚其花。
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夜領(lǐng)張徹投盧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長姬香御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
靜濯明妝有所奉,顧我未肯置齒牙。
清寒瑩骨肝膽醒,一生思慮無由邪。
注釋參考
前時
從前,以前?!妒酚洝ろ椨鸨炯o》:“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娔私苑??!?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子厚 前時少年,勇於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故坐廢退。” 宋 晏幾道 《踏莎行》詞:“雪盡寒輕,月斜煙重,清懽猶計前時共。” 潘漠華 《雨點》:“站在門口探頭向房內(nèi)一看,前時那個伙計迎身出來。”
正見
(1).佛教語。八正道之一。意為具有“四諦”理的見解,亦即關(guān)于人生真理的徹底領(lǐng)悟。 唐 澄觀 《華嚴經(jīng)綱要》:“正見牢固,離諸妄見?!?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深嘵正見,玅識來果?!?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用正見,觀真理,莫出于《觀音普賢菩薩法行經(jīng)》?!?/p>
(2).正確的見解。 郭沫若 《沸羹集·<歷史·史劇·現(xiàn)實>》:“應(yīng)該寫成好還是壞,你再要拿出正見來,然后才能下出一個‘不妥’?!?/p>
芳意
(1).指春意。 唐 徐彥伯 《同韋舍人元旦早朝》詩:“相問韶光歇,彌憐芳意濃。” 明 劉基 《即事》詩:“芳意自隨流水逝,華年不為老人留。”
(2).對他人情意的美稱。 唐 王貞白 《獨芙蓉》詩:“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鶒飛。”
萌牙
見“ 萌芽 ”。
韓愈名句,李花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