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舜俞《中秋翫月宴友》:
秋風(fēng)清且勁,夜月澄無嘩。
月當(dāng)澄清間,百倍常光華。
金盤掛滉漾,水鑒磨痕瑕。
未離碧海久,漸到黃道斜。
嫦娥瓊肌滑,羞死吳宮娃。
蟾蜍銀窟寒,不穴死水蟆。
依稀聞兔搗,仿像見桂花。
豈止數(shù)千里,已照萬人家。
都人尤侈盛,時(shí)節(jié)惜芳佳。
樓臺(tái)延皓魄,簾幕去周遮。
交錯(cuò)宴子女,嘈雜鳴簫笳。
清影落酒盞,爽氣侵巾紗。
常明復(fù)置燭,擲果如散沙。
而我旅其間,甚貧亦可嗟。
遂召朋友云,可飲文字耶。
客來俄滿堂,風(fēng)棱森鏌铘。
主人出對客,衰病植蒹葭。
所共天上景,能如富者奢。
污樽薦醅蟻,獠羞錯(cuò)魚蝦。
釋焉帽與帶,果止柰與瓜。
高言抗崢嶸,沖靈坦凹窳。
情親弗委曲,論極成紛拿。
寒棱入吟骨,歡意自天涯。
不因斗柄轉(zhuǎn),豈信漏刻賒。
無端雞三號(hào),漸引鼓五撾。
良會(huì)誠惜已,同心又何加。
殘輝促坐席,曉意生微霞。
明發(fā)作此詩,遺我異時(shí)夸。
注釋參考
金盤
亦作“ 金柈 ”。1.金屬制成的盤。(1)餐具。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就我求珍肴,金盤膾鯉魚?!薄赌鲜贰⒛轮畟鳌罚骸凹爸磷盹?,令廚人以金柈貯檳榔一斛以進(jìn)之。” 王闿運(yùn) 《采芬女子墓志銘》:“金盤罷進(jìn),詎擘 麻姑 之脯?!?2)燭盤。 唐 岑參 《陪群公龍岡寺泛舟》詩:“紫鱗掣芳餌,紅燭燃金盤?!?3)承露之盤?!逗鬂h書·陶謙傳》:“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石。寳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唐 韓偓 《中秋禁直》詩:“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4)古代博具之一。 唐 李白 《送外甥鄭灌從軍》詩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p>
(2).比喻日月。 宋 陸游 《金山觀日出》詩:“遙波蹙紅鱗,翠藹開金盤?!?元 薩都剌 《織女圖》:“西樓月落金盤傾,暖霞拂地海棠曉。” 明 劉基 《歸朝歡》詞:“烏鴉立遍城頭樹,看云頭金盤涌出,身在 廣寒府 ?!?/p>
滉漾
(1).形容廣闊無涯。 三國 魏 曹植 《節(jié)游賦》:“望 洪池 之滉瀁,遂降集乎輕舟?!?/p>
(2).蕩漾。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或滉漾於淵澄,或雰霏而云浮?!?清 王韜 《淞濱瑣話·盧雙月》:“侍母進(jìn)香 天竺 ,夜感 大士 現(xiàn)身示兆,指池中七星橫斜,雙月滉漾。謂之曰:‘此汝一對佳兒佳婦也。’”
(3).指浮動(dòng)的水。 宋 梅堯臣 《碧瀾堂》詩:“虛云臨滉漾,橋勢對隆穹?!?/p>
(4).閃動(dòng);搖動(dòng)。 唐 白居易 《昆明春水滿》詩:“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 南山 青滉漾?!?宋 陸游 《己巳正月十八九間雪復(fù)大作不止》詩:“卷簾驚滉漾,下榻覺蹣跚?!?/p>
水鑒
見“ 水鑑 ”。
亦作“ 水鑒 ”。1.明澈如水之照映,故稱。 晉 陸云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之二:“心猶水鑒,函景內(nèi)照?!?宋 蘇軾 《和黃秀才鑒空閣》:“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掛空如水鑑,寫此山河影?!?/p>
(2).明鑒。 明 文徵明 《送喬冢宰致仕還太原》詩之一:“啟事從來夸水鑑,移文曾不愧山靈?!眳⒁姟?水鏡 ”。
(3).比喻清明無私。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瞻督學(xué)江西》詩:“水鑑清時(shí)吏部郎,持衡專得典文章?!?/p>
痕瑕
瘢痕,斑點(diǎn)。比喻缺點(diǎn),毛病。《朱子語類》卷七八:“先儒將十一年十三年等合九年説以為 文 王稱王,不知有何據(jù)?曰:自 太史公 以來皆如此説了,但 歐公 力以為非, 東坡 亦有一説。但《書》説‘惟九年大統(tǒng)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卻有這一箇痕瑕。” 清 方苞 《讀<尚書>又記》:“ 朱子 謂《史記》之妄, 歐陽氏 所辨明矣,惟九年大統(tǒng)未集,實(shí)為痕瑕。”
陳舜俞名句,中秋翫月宴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