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翁森《方巖次李學補韻》:
散策松邊寺,無心任去留。
山昏云欲暝,地迥月涵秋。
細響鳥驚樹,孤吟僧倚樓。
重陽明日是,又作十天游。
注釋參考
細響
細小響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譬萬鈞之洪鐘,無錚錚之細響矣?!?唐 賈島 《送韓湘》詩:“細響吟乾葦,餘馨動遠蘋。”
孤吟
獨自吟詠。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二:“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唐 鄭巢 《泊靈溪館》詩:“孤吟疏雨絶,荒館亂峯前。” 宋 楊萬里 《夜雨》詩:“寒夜耿難曉,孤吟悄無儕?!?/p>
倚樓
倚靠在樓窗或樓頭欄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詩:“勛業(yè)頻看鏡,行cang{1|1}獨倚樓?!?宋 黃庭堅 《南鄉(xiāng)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詞:“諸將説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翁森名句,方巖次李學補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