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出自唐朝獨孤及《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天網(wǎng)忽搖頓,公才難棄遺。鳳凰翔千仞,今始一鳴岐。
上馬指國門,舉鞭謝書帷。預知大人賦,掩卻歸來詞。
天子方在宥,朝廷張四維。料君能獻可,努力副疇咨。
舊友滿皇州,高冠飛翠蕤。相逢絳闕下,應道軒車遲。
高侯秉戎翰,策馬觀西夷。方從幕中事,參謀王者師。
賈生去洛陽,焜耀琳瑯姿。芳名動北步,逸韻凌南皮。
肅肅舉鴻毛,冷然順風吹。波流有同異,由是限別離。
漢塞隔隴底,秦川連鎬池。白云日夜?jié)M,道里安可思。
夢想浩盈積,物華愁變衰。因君附錯刀,送遠益凄其。
四海各橫絕,九霄應易期。不知故巢燕,決起棲何枝。
注釋參考
適會
(1).適應,融洽。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隨變適會,莫有定準?!?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情景適會,與造物同其妙?!?/p>
(2).猶適逢。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 陵 之功?!?宋 范質(zhì) 《誡兒侄八百字》詩:“適會龍飛慶,玉澤天下流?!?/p>
傅巖
(1).亦稱“ 傅險 ”。古地名。相傳 商 代賢士 傅說 為奴隸時版筑于此,故稱?!稌ふf命上》:“ 説 筑 傅巖 之野?!?孔 傳:“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經(jīng),有澗水壞道,常使胥靡刑人筑護此道。 説 賢而隱,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記·殷本紀》:“得 説 於 傅險 中。是時, 説 為胥靡,筑於 傅險 ?!?司馬貞 索隱:“舊本作‘險’,亦作‘巖’也?!?張守節(jié) 正義引《地理志》:“ 傅險 即 傅説 版筑之處,所隱之處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陜州 河北縣 北七里,即 虞國 、 虢國 之界。又有 傅説祠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平陽府》:“ 傅巖 ,縣( 平陸縣 )東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隱處,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隱賢社 ?!?/p>
(2). 殷 相 傅說 曾隱于 傅巖 ,后因以泛指棲隱之處或隱逸之士。 唐 王維 《登河北城樓作》詩:“井邑 傅巖 上,客亭云霧間?!?宋 蘇軾 《答曾學士啟》:“賤如莘野,猶為席上之珍;遠若 傅巖 ,盡入彀中之選?!?/p>
虛舟
(1).無人駕御的船只。語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馬光 《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詩:“虛舟非有意,飄瓦不須嗔?!?明 何景明 《內(nèi)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盜賊弗怨;虛舟之觸,褊心弗怒:無意也?!?/p>
(2).比喻胸懷恬淡曠達。 唐 駱賓王 《秋日于益州李長史宅宴序》:“長史公玄牝凝神,虛舟應物?!?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虛舟應物。”
(3).謂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飄忽,播遷無定。 唐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詩:“片云對漁父,獨鳥隨虛舟。” 金 盧摯 《折桂令·武昌懷古》曲:“身世虛舟,千載悠悠,一笑休休。” 清 劉荻 《題陳世長舫齋》詩:“想到虛舟百事慵,當窗端只愛云峰?!?/p>
(4).輕捷之舟?!段倪x·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李周翰 注:“輕舟而進曰虛舟?!?/p>
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焙蠖嘁浴皾ā北扔鬏o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diào)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p>
獨孤及名句,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