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竹影蔽巖扉,淡蕩荷風(fēng)飄舞衣
出自唐代儲(chǔ)光羲《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shí)武貶金壇令》:
紅荷碧筱夜相鮮,皂蓋蘭橈浮翠筵。
舟中對舞邯鄲曲,月下雙彈盧女弦。
青林碧嶼暗相期,緩楫揮觥欲賦詩。
借問高歌凡幾轉(zhuǎn),河低月落五更時(shí)。
朝來仙閣聽弦歌,暝入花亭見綺羅。
池邊命酒憐風(fēng)月,浦口回船惜芰荷。
朦朧竹影蔽巖扉,淡蕩荷風(fēng)飄舞衣。
舟尋綠水宵將半,月隱青林人未歸。
花潭竹嶼傍幽蹊,畫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難進(jìn),歌舞留人月易低。
注釋參考
朦朧
朦朧 (ménglóng) 月光不明;看不清 dim (hazy) moonlight 朦朧的月色 dim;hazy;obscure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xì)節(jié);勉強(qiáng)看得見 朦朧景色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影蔽
掩蔽;隱匿。 宋 蘇轍 《論蜀茶五害狀》:“茶場司以買賣茶虐害四路生靈,又以茶法影蔽市易,販賣百物。”《元典章·圣政·重民籍》:“軍站民匠諸色戶計(jì),近年以來往往為僧為道,影蔽門戶,茍避差徭?!?/p>
巖扉
(1).巖洞的門。 唐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唐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詩:“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p>
(2).借指隱士的住處。 宋 陸游 《開元暮歸》詩:“茹芝卻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p>
淡蕩
(1).水迂回緩流貌。引申為和舒。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詩:“春風(fēng)正淡蕩,白露已清泠?!?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繡幃中淡蕩春風(fēng),紅浪輕翻翠被重。” 清 毛祥麟 《墨馀錄·平原聞詩記》:“對景一吟,意惟清麗,如朝煙夕霞,別具一種淡蕩可人之致,斯亦已耳。”
(2).猶含糊。 冰心 《往事二》八:“一切離別恨都不是淡蕩的,猶疑的;是分明的,真切的,急如束濕的?!?/p>
(3).猶散淡;悠閑自在。 清 錢謙益 《感嘆舊游如在宿昔作此詩以寄之》:“羨君真作淡蕩人,閒即牽舟湖上住。”
飄舞
飄舞 (piāowǔ) 在風(fēng)中舞動(dòng) dance 花絮隨風(fēng)飄舞儲(chǔ)光羲名句,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shí)武貶金壇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