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
出自唐代張九齡《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迢遞終南頂,朝朝閶闔前。
朅來青綺外,高在翠微先。
雙鳳蹇為闕,群龍儼若仙。
還知到玄圃,更是謁甘泉。
夜雨塵初滅,秋空月正懸。
詭容紛入望,霽色宛成妍。
東極華陰踐,西彌嶓冢連。
奔峰出嶺外,瀑水落云邊。
漢帝宮將苑,商君陌與阡。
林華鋪近甸,煙靄繞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
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濟(jì)濟(jì)金門步,洋洋玉樹篇。
徒歌雖有屬,清越豈同年。
注釋參考
分憂
[share sb.'s cares and burdens;help sb. to get over a difficulty] 分擔(dān)、排解憂患,使其擺脫困境
為國分憂
詳細(xì)解釋(1).分擔(dān)別人的憂慮;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稌x書·宣帝紀(jì)》:“帝留鎮(zhèn) 許昌 ,改封 向鄉(xiāng)侯 ,轉(zhuǎn)撫軍、假節(jié),領(lǐng)兵五千,加給事中、録尚書事。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唐 杜甫 《寄裴施州》詩:“ 堯 有四岳明至理, 漢 二千石真分憂?!薄毒劳ㄑ浴す饐T外途窮懺悔》:“ 施公 心懷不忍,一手挽住,拉到觀音殿上來問道:‘ 桂兄 有何傷痛?倘然見教,小弟或可分憂。’”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八三回:“此事本非 朝宗 所宜負(fù)責(zé),但事已至此,也不能不為總統(tǒng)分憂。”
(2).《漢書·循吏傳序》:“﹝ 孝宣 ﹞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二千石乎?’” 顏師古 注:“謂郡守、諸侯相?!焙笠蛞浴胺謶n”代指郡守之職。 唐 白居易 《賀平淄青表》:“臣名參共理,職忝分憂。”
張九齡名句,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