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汝鐩《蒲澗行》: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jié)。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瑯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睛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注釋參考
陰壑
幽深的山谷,背陽的山谷。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池山賦》:“陽崖奪景,陰壑生風?!?宋 陸游 《過大蓬嶺度繩橋至杜秀才山莊》詩:“濕云朝莫雨,陰壑古今風。”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過張星文草草堂》詩:“陰壑浮虛光,秋林透疎影。”
炎熱
炎熱 (yánrè) 氣候極熱 sweetering;be burning hot 炎熱的陽光終日
終日 (zhōngrì) 從早到晚 all day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春秋
春秋 (chūnqiū) 一年,四季 a year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年齡 age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史書名。儒家經(jīng)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jù)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趙汝鐩名句,蒲澗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