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知無住,微言欲望回
出自唐代劉商《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作同游重光寺題僧壁)》:
野寺僧房遠(yuǎn),陶潛引客來。
鳥喧殘果落,蘭敗幾花開。
真性知無住,微言欲望回。
竹風(fēng)清磬晚,歸策步蒼苔。
注釋參考
真性
真性 (zhēnxìng) 真的 real 真性近視 本性;天性 nature 顛倒困踣之極,乃得徹見真性?!鳌?李贄《答馬歷山書》無住
佛教語。實相之異名。謂法無自性,無所住著,隨緣而起。佛教稱“無住”為萬有之本。 唐 張說 《雜詩》之四:“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后生。應(yīng)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唐 謝勮 《游爛柯山》詩:“惟將無住理,轉(zhuǎn)與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觀不可得?!?/p>
微言
微言 (wēiyán) 含蓄而精微的言辭 sublime words 微言議賑捐 密謀;密言 secret words欲望
欲望 (yùwàng) 對能給以愉快或滿足的事物或經(jīng)驗的有意識的愿望 desire 強(qiáng)烈的向往 lust rou{1|1}欲或xing{1~1}欲 sexual desire劉商名句,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作同游重光寺題僧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