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枕夢寒涔屋漏,征衫潮潤冷爐熏
出自宋代范成大《沒冰鋪晚晴月出,曉復(fù)大雨,上漏下濕,不堪》:
晚色熹微暖似薰,兒童歡喜走相聞。
無端星月照濕土,依舊山川生雨云。
旅枕夢寒涔屋漏,征衫潮潤冷爐熏。
快晴信是行人愿,又恐田家曝背耘。
注釋參考
旅枕
旅途夜臥。 宋 蘇軾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詩:“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p>
屋漏
(1).古代室內(nèi)西北隅施設(shè)小帳,安藏神主,為人所不見的地方稱作“屋漏”?!对姟ご笱拧ひ帧罚骸跋嘣跔柺?,尚不愧于屋漏?!?毛 傳:“西北隅謂之屋漏?!?鄭玄 箋:“屋,小帳也;漏,隱也?!焙蠹从靡苑褐肝葜畎堤?。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四:“發(fā)人隱惡,雖虧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東陽 《土室》詩:“古人戒屋漏,所貴無愧色?!?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俞生》:“汝為儒士,暗室屋漏,猶當謹慎,豈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祖廣 行恒縮頭,詣 桓南郡 。始下車,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參軍 如從屋漏中來?!薄赌鲜贰そ右粋鳌罚骸拔萋┰谏?,知之在下?!?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絶?!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ざ烙鱿蓚鳌罚骸拔萋└膺B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p>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 顏平原 書妙天下……真 山谷 所謂‘筆法錐沙屋漏,心期曉日秋霜’者邪!”參見“ 屋漏痕 ”。
征衫
(1).旅人之衣。 宋 樓鑰 《水漲乘小舟》詩:“一番凍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滸傳》第十二回:“ 林沖 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 范陽 氈笠……穿一領(lǐng)白緞子征衫。” 郁達夫 《重過杭州登樓望月悵然有懷》詩:“走馬重來 浙水 濱,征衫未滌去年塵。”
(2).借指遠行之人。 宋 張元干 《憶秦娥》詞:“征衫辜負深閨約,禁煙時候春羅薄。”
潮潤
潮潤 (cháorùn) 潮濕;濕潤 damp 海風輕輕吹來,使人覺得潮潤而有涼意 含有淚水 full of tears 說到這兒,她兩眼潮潤了,轉(zhuǎn)臉向窗外望去爐熏
亦作“ 爐薰 ”。 1.熏香;焚香。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嬾拂鴛鴦?wù)?,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宋 范成大 《寶公祈雨感應(yīng)用陳申公韻賦詩為謝》:“膴原龜坼暮春時,夾路爐薰共禱祠?!?/p>
(2).香爐中的煙。 宋 梅堯臣 《和人雪意》:“趨閤展熊席,卷幔飄爐熏?!?金 元好問 《俳體雪香亭雜詠》之十:“爐薰浥浥帶輕陰,翠竹高梧水殿深?!?元 程鉅夫 《題許仲仁詩卷》詩:“霜清日冷梅花瘦,獨對爐熏看欲癡?!?/p>
鑪薰:即熏爐。用來薰香或取暖的爐子。 三國 魏 徐干 《情詩》:“鑪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何言談絶倒,茗椀對鑪薰?!?/p>
范成大名句,沒冰鋪晚晴月出,曉復(fù)大雨,上漏下濕,不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惡毒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