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
出自先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紀·孟夏紀》:
摘自《呂氏春秋·紀·孟夏紀》
解釋:聰明的事沒有比修養(yǎng)身心更大的了,而修養(yǎng)身心最重要的,沒有什么能超過學習。
原文摘要:
暖;臨飲食,必蠲潔;善調(diào)和,務甘肥;必恭敬,和顏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此所以尊師也。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內(nèi)之於朝,君子不與交友。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身成則為人子弗使而孝矣,為人臣弗令而忠矣,為人君弗強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矣。故子貢問孔子曰:“後世將何以稱夫子?” 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天子入太廟祭先圣,則齒嘗為師者弗臣,所以見敬學與尊師也?!菊_徒】四曰:達師之教也,使弟子安焉、樂焉、休焉
注釋參考
莫大
莫大 (mòdà) 最大,沒有比這更大 greatest 他這樣處理問題,簡直是莫大的恥辱成身
猶修身?!抖Y記·哀公問》:“公曰:‘敢問何謂成身?’ 孔子 對曰:‘不過乎物。’”《呂氏春秋·尊師》:“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薄犊鬃蛹艺Z·致思》:“ 孔子 謂弟子曰:‘二三子識之,水且猶可以忠信成身親之,而況於人乎!’” 清 吳敏樹 《為守齋五叔父暨張叔母五旬雙慶之序》:“茍其學問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論,功業(yè)足以施於當時,如是則為才賢人矣?!?/p>
呂不韋名句,呂氏春秋·紀·孟夏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