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羅公升《贈相字曾木訥》:
倉公造文字,千古疲蠹簡。
爾來記草青,頗覺浮偽損。
老曾相心畫,乃復鑿泥沌。
毫端窺靈臺,口角出華袞。
訥雖未成論,木亦不離本。
西游觀青原,佳士競推挽。
的應夸幼婦,不用愁御飯。
道人衡氣機,筆置付一莞。
聊持無形字,示子非俗眼。
注釋參考
無形
無形 (wúxíng) 沒有某事物的形式、名義而有相似作用的 invisible 無形的鞭策 不知不覺中 imperceptibly 他們的小組無形中解散了俗眼
(1).淺薄勢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p>
(2).借指淺薄、勢利的庸俗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詩:“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p>
(3).塵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p>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愛上了物理學,開始用他那對敏銳、機靈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羅公升名句,贈相字曾木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