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盡江南最遠山,卻尋干越上清灘
出自宋代晁補之《初上安仁灘清見毛發(fā)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從》:
行盡江南最遠山,卻尋干越上清灘。
秋晴云錦溪中過,玉石瑰奇一萬般。
注釋參考
江南
江南 (jiāngnán)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fēng)景?!啤?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啤?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泛指長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遠山
(1).遠處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與從弟惠連》詩:“杪秋尋遠山,山遠行不近?!?唐 白居易 《晚望》詩:“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胡鄂公 《北方實錄》:“其初也,若新月之騰海,遠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曉鶯之婉啼?!?/p>
(2).形容女子秀麗之眉。 唐 崔仲容 《贈歌姬》詩:“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宋 范成大 《次韻陳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硯》:“寶玩何曾捄枵腹,但愛 文君 遠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兒多俊俏,秋波如畫口如櫻。兩道遠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勝?!眳⒁姟?遠山眉 ”。
干越
(1). 春秋 時的 吳國 和 越國 。 干 ,亦作 邗 ,本國名,后為 吳 所滅,故用以稱 吳 。《莊子·刻意》:“夫有 干 越 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 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干, 吳 也。 吳 越 出善劍也?!福?吳 有谿名 干 谿 , 越 有谿名 若耶 ,并出善鐵,鑄為名劍也?!薄盾髯印駥W(xué)》:“ 干 越 夷 貉 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楊倞 注:“ 干 越 猶言 吳 越 也?!焙笠嘤靡灾竸?。 唐 李德裕 《智囊賦》:“韜隨和而不耀,匣干越而寳藏。”
(2).亭名。在 江西省 余江縣 東南。 唐 劉長卿 《送李侍御貶鄱陽》詩:“ 干越 知何處,云山只向東。” 唐 施肩吾 《宿干越亭》詩:“ 琵琶洲 上行人絶, 干越亭 中客思多?!?/p>
上清
(1).上天;天空。《漢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注:“膠葛,上清之氣也。” 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jié)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p>
(2).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对企牌呋`》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薄毒劳ㄑ浴れ宏枌m鐵樹鎮(zhèn)妖》:“ 蘭公 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p>
(3).用以指道觀或道長。 唐 白居易 《酬贈李煉師見招》詩:“幾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明 朱權(quán) 《荊釵記·薦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誠,亡妻滯水濱,愿神魂得上升?!?/p>
(4). 唐 柳珵 《上清傳》云,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自知將敗,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為之辯白, 上清 后果入宮,向 德宗 辯其誣。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引《異聞集》。后因以“上清”稱婢。《通雅·稱謂》:“婢亦謂之上清。 柳珵 《上清傳》, 溫公 《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p>
晁補之名句,初上安仁灘清見毛發(fā)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