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寄書連紙,誰同酒一缸
出自宋代賀鑄《辛未興龍節(jié)日懷歷陽王掾元胥》:
昨歲東溪口,扁舟欲下江。
伴愁燈映幔,欺睡月侵窗。
漫寄書連紙,誰同酒一缸。
何當見之子,聊使我心降。
注釋參考
寄書
傳遞書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絶,妻孥流轉; 玉關 寄書, 章臺 留釧。”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 宋 陸游 《箜篌謠寄季長少卿》之二:“寄書何時到, 江 漢 春茫茫?!薄端疂G傳》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殺了 閻婆惜 ,每每寄書來與我,千萬教我去寨里住幾時?!?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忽有客自 東粵 來,寄 陶生 函信。發(fā)之,則囑姊歸焉。考其寄書之日,即妻死之日?!?/p>
連紙
(1).接紙,附紙。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聰敏》:“ 琰之 出問戶佐曰:‘文案幾何?’對曰:‘急者二百餘道?!?琰之 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連紙十張,令五六人供研墨點筆?!?/p>
(2).“ 連史紙 ”的省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板經書紀略》:“共用白連紙四萬五千二十三張。” 清 蒲松齡 《增補幸云曲》第八回:“休説做衣服,你買幾張剛連紙來也不勾糊一身衣服的?!?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家鄉(xiāng)的吉慶剪紙》:“再有一種則是用白連紙剪成,再用紅紙襯托。”
(3).蠶種紙。 清 蒲松齡 《農桑經·蠶經·種變》:“桑葉生時,辰巳間於甕內取出連紙,舒卷提掇。”
賀鑄名句,辛未興龍節(jié)日懷歷陽王掾元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