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史達(dá)祖《花心動》
風(fēng)約簾波,錦機寒、難遮海棠煙雨。夜酒未蘇,春枕猶敧,曾是誤成歌舞。半褰薇帳云頭散,奈愁味、不隨香去。盡沈靜、文園更渴,有人知否。懶記溫柔舊處。偏只怕、臨風(fēng)見他桃樹。繡戶鎖塵,錦瑟空弦,無復(fù)畫眉心緒。待拈銀管書春恨,被雙燕、替人言語。意不盡,垂楊幾千萬里。
注釋參考
銀管
(1).指飾銀的毛筆管或白色的筆管。 南唐 韓定辭 《答馬彧》詩:“盛德好將銀管述,麗詞堪與 雪兒 歌?!币槐咀鳌?銀筆 ”。 元 袁桷 《薛濤箋》詩之一:“ 蜀王 宮樹雪初消,銀管填青點點描?!?清 周亮工 《魯參戎君寵》詩:“顧我空餘銀管在,紀(jì)君十度透重圍?!?/p>
(2).指以銀作字表示音調(diào)高低的管樂器。 元 張翥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詩:“緑尊興極頻呼酒,銀管聲高正輥絃?!眳⒁姟?銀字 ”。
春恨
猶春愁,春怨。 唐 楊炯 《梅花落》詩:“行人斷消息,春恨幾徘徊。” 前蜀 韋莊 《庭前桃》詩:“ 五陵 公子饒春恨,莫引香風(fēng)上酒樓?!?元 黃庚 《閨情效香奩體》詩之一:“金鴨煙銷一字香,滿懷春恨強梳妝。”
人言
[people's words] 人們的評論,別人的議論
詳細(xì)解釋(1).別人的評議?!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燼,未信人言弱勝強?!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二:“ 晦翁 認(rèn)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p>
(2).人的言語。 唐 儲光羲 《昭圣觀》詩:“石池辨春色,林獸知人言。”
(3).pi{1~1}霜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辟臭蟲方,用木瓜打碎,燒煙薰之,若加人言少許,其子粒粒皆爆碎?!?/p>
史達(dá)祖名句,花心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